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审判阶段 > 死刑复核程序 > 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点意见

关于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几点意见

时间:2024-03-27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1440

死刑复核权的下放与虚置问题

近年来,随着云南昆明杜*武案、湖北京山佘*林案、河北唐山李*明案等一系列错案的出现,死刑复核程序备受舆论界和理论界的质疑和批评。其中,焦点问题是死刑复核权下放导致死刑复核程序虚置的问题。

死刑核准权的下放

2004年和2005年的“两会”期间,肖-扬院长都表示最高人民法院将收回死刑核准权。2005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明确表示,要“上收死刑的核准权到最高人民法院,以制度保障死刑判决的慎重与公正”。2005年7月1日和8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相继任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第四、第五庭的庭长、副庭长,这意味着最高人民法院增设三个刑庭,以应对死刑复核权的收回。2005年10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明文宣示收回死刑复核权。

死刑复核组织与人员问题

死刑核准权的收回在即,需要解决许多具体的、技术性的问题。首要问题是死刑复核的组织与人员。最高人民法院现有的审判力量无法满足死刑复核工作的实际需求。为了解决人力不足的问题,曾经讨论过几种方案。最终,中央确定采纳在最高人民法院增设三个刑庭以及增加编制的方式来解决复核力量不足的现实问题。这种方式对现行体制触动最小,最容易操作,也利于死刑复核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因此可谓最妥帖的选择。

解决组织和人员问题后的程序操作性问题

解决了复核组织和复核人员的问题后,还有许多程序操作性问题需要回答,以保证死刑复核工作的顺利进行。这些问题与理论问题紧密联系,必须研究解决。因为自1979年刑事诉讼法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不久,最高人民法院就开始下放死刑复核权,但事实上,并没有真正行使过所有死刑案件的核准权。现在收回下放的死刑复核权,对最高人民法院而言,不仅是案件数量增多的问题,还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的意见

针对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1. 加强复核组织的建设,增加复核人员的编制。
  2. 确保复核工作的统一性和协调性,避免因地区差异而导致的不公正。
  3. 制定明确的程序操作规范,确保复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加强理论研究,解决新问题,提高复核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解决死刑复核程序中的问题,确保死刑判决的慎重与公正。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2007年1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

    最高人民法院重新收回死刑复核权的背景和原因。历史上,死刑复核权曾下放给地方,随着国家法制的发展和完善,最高法院重新收回这一权力。这一变革提升了刑事审判的统一性和公正性,对国家法制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

    死刑复核权回归最高法院的意义和必要性,回收死刑复核权对于保障人权和提高刑事司法质量具有积极意义。然而,仅仅回收权力并不足以保障死刑的正确适用,还需考虑其他因素如宪政水平的提高、立法的完善等。文章还探讨了如何完善死刑复核程序,强调落实复核人员的工作责任

  • 一、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义及其特点,强调其在保障死刑案件质量和防止无法弥补的错误中的重要性。该程序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的案件,具有适用对象的单一特定性、适用时间的特殊性和适用方式的特殊性。设立死刑复核程序正是基于死刑的极端严厉且不可逆转的后果,以确保司法公正并

  •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

    新刑事诉讼法关于死刑复核的规定,包括一审判决死刑的复核程序、高级人民法院判决死刑的复核要求、复核死刑案件的组成人员、最高人民法院的复核结果以及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复核过程中的作用。新刑诉法对死刑复核有严格规定,旨在确保司法公正和准确。

  • 死刑复核程序的必要性和特点
  • 死刑复核程序的程序设计和实践运作
  • 死刑复核程序的定位和定性问题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