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的诉讼类型,再审期限超过六个月后的处理方法也有所不同。
刑事诉讼中,没有对再审期限做出具体的限制。
在民事或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
如果存在以下情形,当事人可以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出再审申请:
当事人如果超过再审期限仍然希望进行再审申请,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以上两种方法不受再审提起期限的限制。
当事人还可以向法院信访部门反映情况。法院院长会定期召集各庭庭长对信访进行处理,如果案件存在判决错误情况,法院可能启动纠错程序。
根据《民诉法》第199条规定,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认为存在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申请再审的当事人不会停止判决或裁定的执行。
根据《民诉法》第200条规定,当事人的再审申请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再审:
根据《民诉法》第205条规定,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或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的六个月内提出。如果申请再审符合《民诉法》第200条第1项、第3项、第12项、第13项规定的情形,应当在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之日起的六个月内提出。
社区矫正的法律性质,作为刑罚执行活动的一部分,社区矫正具有惩罚功能。工作对象主要是特定罪犯,包括未成年犯、老弱病残犯等。工作定位是促使犯罪人顺利回归社会,核心在于矫正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社区矫正工作者提供特别帮助和服务,根据矫正对象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再审的期限为判决书生效后6个月。申请再审的人包括刘xx和王xx,他们是赵xx的父母。再审的被申请人包括张x、陈xxx、武汉市xxxxx客运有限公司。申请再审的理
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规范人民法院再审立案的若干意见(试行)》的规定,刑事诉讼再审的申请期限为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有新
再审是为纠正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错误判决、裁定,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对案件重新进行的审理。下文网小编收集到的关于刑事诉讼法中再审期限相关的法律条文,以及可以申请再审的情形等的介绍。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七条 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