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的决定书

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的决定书

时间:2024-05-29 浏览:1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071
在一些案件中,负责审理案件的审判人员可能会和案件存在一些关系,这时候审判人员就需要申请回避,申请回避的决定书也是有固定的格式的。那么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的决定书怎么写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了“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的决定书”的相关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申请回避决定书

刑字第号

申请人:______________

本院在审理______人民检察院指控被告人______犯______罪一案中,申请人_______提出申请回避的理由。

本院院长(或者本院审判委员会讨论)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的规定,决定如下:

_______(写明决定结果)。

如不服本决定,可以向本院申请复议一次。

____年____月____日

(院印)

注:

一、本样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八条、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三款的规定制订,供各级人民法院决定准许或者驳回回避申请时使用。

二、人民法院对申请回避所作的决定,可以采取口头的或者书面的形式。采取口头形式的,应当记录在卷;采取书面形式的,可以按照本样式制作决定书。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包括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上述人员的回避在决定书中应当分别加以表述,并写明准许或者驳回回避申请的理由。

四、决定结果的表述,准许申请的写:“准许×××提出的回避申请。”驳回申请的写:“驳回×××提出的回避申请。”

五、如系共同犯罪案件,只写第一被告人姓名,并在其后加一“等”字。

附:

回避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某一案件的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在与案件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有可能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时,退出该案的审理的一种诉讼制度。

回避分审判人员自行回避和当事人申请回避两种。如当事人采用书面形式申请回避,须提交回避申请。

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后知道的,也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不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西安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当在申请提出的3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决定时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人民法院对复议申请,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回避的处理办法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处理办法。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提出回避要求,涉及检察官和法官应立即停止工作等待上级决策。回避要求的处理程序需提交给法院院长或相应机关决定。回避决定作出后,应换人参与侦查、起诉和审判。驳回决定的申请人有权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诉讼

  • 回避的种类及其划分

    诉讼过程中的回避种类及其划分。回避主要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三种。自行回避是公安司法人员主动退出诉讼活动的行为;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要求公安司法人员回避的行为,是当事人重要的诉讼权利;指令回避是有关组织或行政负责人作出的决定。此外

  • 申请回避的决定书

    关于刑事诉讼中回避申请的处理决定书。申请人提出回避申请后,法院依据相关法律审查并作出决定,包括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审查结果和最终决定。如申请人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议。

  • 行政程序结束后当事人不得提出回避申请

    行政程序结束后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问题。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受到时间限制,事后提出可能存在不同情况。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告知当事人回避申请权利。应当回避但未回避的行政行动可能会受到质疑,未回避做出的行政行动应当可撤销,除非当事人放弃申请权。回避目的是防

  • 不予执行仲裁裁决重新仲裁
  • 刑事二审辩护人需要准备什么
  • 刑事诉讼中申请回避的理由包括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