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政强制法》第十条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应当由法律设定。如果尚未制定法律,并且属于国务院行政管理职权事项的,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本法第九条第一项、第四项和应当由法律规定的行政强制措施以外的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对于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且属于地方性事务的,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本法第九条第二项、第三项的行政强制措施。而法律、法规以外的其他规范性文件则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
行政强制措施具有临时性和预防性,但其对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调整和干预是直接且强制的。根据法治原则,任何剥夺或限制公民权利的事项都应当由法律来规定。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行政强制措施属于法律保留的事项,行政强制权应当由全国人大或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法律设定。这样的设定不仅能够保障行政机关其他行政职权的有效行使,还能够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在权利义务设定方面,法律的保留并不是绝对的。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有权根据实际需要先制定行政法规,对一些重要事项尚未制定法律的情况下可以授权国务院制定。但是,涉及犯罪和刑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和处罚、司法制度等事项只能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法律予以规定。同时,地方性法规设定行政强制措施是不可缺少的,但必须受到严格限制。
其他规范性文件包括国务院部门的规章、省级人民政府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文件。根据相关规定,这些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强制措施。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要求,对相关法规、规章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以保持与《行政强制法》在立法上的统一。
个人独资公司解散的条件和情形。解散条件包括投资人决定解散、投资人死亡无继承人或继承人放弃继承、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情形。解散流程包括投资人自行清算或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解散方式分为自行解散和强制解散。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其中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公安司法人员遇到法定情形主动退出诉讼活动;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公安司法人员回避的行为;指令回避则是在公安司法人员未自行回避且当事人未申请其回避时,有
拍卖行为的规范,旨在维护拍卖秩序和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拍卖企业的拍卖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原则。同时,规定了拍卖标的的所有权和处分权,禁止买卖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物品或财产权利,并强调了审批手续和强制拍卖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股权转让合同法律效力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股权转让合同的有效性取决于是否存在欺诈胁迫行为、恶意串通行为、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只有符合这些规定的合同才具有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