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哪些情况下办案人员应回避

哪些情况下办案人员应回避

时间:2023-11-25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192
根据规定,办案人员,包括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人民检察院的检察人员和公安机关、检察机关的侦查人员,只要有下列情况中的任何一种,应当自行回避,而且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一起跟随手心律师网小编来看看吧。

办案人员应当回避的情况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

根据法律规定,办案人员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如果办案人员本人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包括丈夫、妻子、父母、子女或者同胞兄弟姊妹,他们都应当自行回避。即使他们作出了判决,其公正性也会受到怀疑,无法让人信服。此外,其他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二、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

办案人员及其近亲属虽然不是本案的当事人,但如果案件与他们有利害关系,对案件的处理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们的利益,他们也应当按照法律规定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办案人员如果曾经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或者诉讼代理人,继续办理此案会受到他们当初提供的证言、鉴定结论的影响,不利于全面、公正地审理案件。因此,办案人员也应当自行回避。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办案人员与本案当事人存在朋友关系、上下级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例如曾经是同事、战友,或者存在恩怨或借贷关系等。这些关系可能会影响办案人员的主观意识和判断,进一步影响案件的公正审理。因此,法律要求办案人员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办案人员不得接受请客送礼

除了上述情况外,法律还明确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不得接受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不得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如果办案人员违反了上述规定,应当追究法律责任。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要求办案人员回避。

因为案件审理的公正性要求整个审理过程公开进行,不允许幕后交易。如果办案人员私下接受一方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的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在不应当会见当事人及其委托人的时候会见了一方当事人及其委托的人,将对另一方当事人造成不公平。办案人员有上述行为应当受到行政纪律处分,并可能构成受贿,面临法律责任。同时,办案人员应当回避,不能再办理此案。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如果发现办案人员有上述行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法中的伪证罪

    我国刑法中的伪证罪,详细阐述了证人、鉴定人等在刑事诉讼中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等行为将面临的法律处罚。同时,也介绍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在刑事诉讼中的相关罪行,强调只有在故意伪造证据的情况下才构成犯罪,无意失实不属于伪造证据的范畴。

  • 劳动仲裁的代理人委托问题

    我国劳动仲裁活动中代理人的委托问题。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并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但特殊情况下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需提交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的委托书。

  • 一、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和意义

    检察官回避制度的定义、意义及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检察官回避制度是一种诉讼制度,旨在确保司法工作人员在案件处理中保持中立地位。检察官职务回避制度的特点包括回避主体是行使职权的检察官,产生回避的原因不仅限于亲属关系,核心是对检察官职权的法定限制。该

  • 房屋赠与过户时赠与人不在了怎么办

    房屋赠与过户时赠与人不在场的情况如何处理。在新《民法典》生效后,赠与合同需遵循相应法律规定。若赠与人去世,被赠与人可向赠与人的继承人主张债权,并需得到所有继承人配合才能办理过户。同时,赠与人在特定情况下有权撤销赠与,而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也有撤

  • 效力待定合同善意取得能否对抗第三人
  • 鉴定人的回避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
  • 刑诉法在什么情况下提供法律援助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