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指南 > 回避 > 议刑事诉讼回避制度

议刑事诉讼回避制度

时间:2024-01-08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241
回避制度来源于西方的“自然公正”理念,它的价值追求是程序公正,以刑事诉讼法为代表的我国现行回避制度,对回避的种类和理由、适用对象和相应程序做了相关规定。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存在着一系列致命的缺陷和瑕疵,审判机关及审判官的中立性得不到有效的制度保证,司法实践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的事例比比皆是,严重损害了司法公正,直接影响到审判机关的公信力。本文从回避制度实现司法公正的现实价值入手,首先对回避制度的价值进行分析,然后对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制度进行评析,重点是对回避主体和回避理由的评析,指出目前我国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县官制度的建议:

回避制度的重要性

1. 回避制度的历史渊源

在古罗马时期,"自然正义"中就有了"任何人不得在涉及自己的案件中担任法官"的原则。这一道德戒律不仅是裁判者应遵守的准则,也是构建法律程序时应考虑的因素。回避制度在现代各国立法中普遍确立,不仅是衡量程序争议的标准,更具有一系列重要价值。

2. 回避制度的价值

回避制度符合诉讼机制的要求,同时也是诉讼双方趋利避害心理的理性分析与妥协的结果。由于每个人都存在人格缺陷,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在维护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的中立性的同时,为他们规避价值冲突提供了合理的途径。回避制度不仅旨在实现刑事诉讼中各方当事人的真正平等,更是维护司法公正的需要。

回避制度的主体对象及问题

1. 回避制度的主体

回避的主体,即回避的适用范围,是指在法定情形下,不允许介入或应当退出有关诉讼程序的人员。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章的规定,《回避规定》也对回避的适用范围作了详细规定。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回避的主体包括审判人员、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而第31条还列出了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回避规定》则对除检察人员和侦查人员以外的人员回避作了特别规定。

2. 刑事诉讼回避主体规定存在的问题

(1)未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回避问题作出明确有效的规定
回避制度旨在从审判主体中立性的层面确保审判的公正性。审判中立性注重诉讼程序结构内部,要求法官与案件本身、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无关联,保持中立的诉讼地位,即双方当事人保持同等的诉讼距离。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和《回避规定》未对审判委员会人员的回避问题作出明确规定,导致实践中审判委员会委员不回避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降低了回避制度的价值。(2)其他问题
除了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回避问题,还存在其他回避制度规定不明确、适用范围不明确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回避制度的有效实施,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回避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

结论

回避制度在刑事诉讼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不仅符合诉讼机制的要求,也是诉讼双方理性分析和妥协的结果。然而,回避制度在实践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对审判委员会委员的回避问题未作明确规定等。为了更好地保障刑事诉讼的公正性和司法公正,需要进一步完善回避制度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其有效实施。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回避申请的提出及处理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当司法人员与案件或当事人存在利害关系或其他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关系时,应自行回避。如果未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其回避。回避申请的处理程序包括侦查、起诉和审判过程中的回避申请,被申请回避人员在决定作出前应暂停参与

  • 申请回避的方式

    中国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法律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在特定情况下应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回避情形包括与案件当事人存在亲属、利益关系等可能影响公正审理的情况。另外,相关人员不得接受请客送礼或违规会见,否则将依法追

  • 回避的种类及其含义

    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其中包括自行回避、申请回避和指令回避。自行回避指公安司法人员遇到法定情形主动退出诉讼活动;申请回避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向相关机关提出申请要求公安司法人员回避的行为;指令回避则是在公安司法人员未自行回避且当事人未申请其回避时,有

  • 鉴定人的回避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

    鉴定人的回避制度及相关法律规定。鉴定人在与本案当事人存在密切关系、利害关系、曾担任本案证人或存在其他可能影响公正鉴定的关系等四种情况下应回避。回避决定由不同级别的负责人作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有权申请复议一次。

  • 勘验人员的回避义务
  •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回避制度
  • 完善刑事诉讼回避制度的几点建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