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制度是我国依法治国的重要法律制度,公开审判制度是诉讼活动的重要法定原则。为了增强审判活动的公开性和透明度,提高审判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法院执法水平,我国在审判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和宣告判决时,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理的案件应提前公布案由、当事人的姓名、开庭时间和地点,允许公民旁听,允许新闻记者采访和报道,定期公开宣判的案件应提前公告。除合议庭评议外,法庭审判活动的全过程都应公布于众。
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案件不公开审理:1、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4、离婚和商业秘密案件的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
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但判决仍然应当公开宣告。
任何刑事被告人都有权获得辩护。被告人除自己行使辩护权以外,还可以委托辩护人,或者由人民法院指定辩护人为他辩护。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被告人都有权为自己辩护。
回避制度是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要求与案件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
回避适用的对象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员。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人员应予回避:1、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是本案当事人或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2、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
回避申请可以由当事人提出或者由审判人员或其他人员主动自行提出。申请应当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如果在审理过程中才知道回避事由,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回避申请提出后,应当说明理由。
回避申请的决定由法院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法院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应在申请提出后3日内作出决定,申请人对决定不服可以申请一次复议。
合议制度是指由若干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合议庭的组成人员根据不同的审判程序有所不同。合议庭由3个以上的单数的审判人员组成。在普通程序中,合议庭可以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共同组成,也可以由审判员组成。在特别程序中,如要求实行合议制的,合议庭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的审判工作由审判长负责主持。
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就宣告终结的制度。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当事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人民检察院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抗诉。经过二审的判决或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如果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不上诉、人民检察院不抗诉,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案件的判决和裁定就是发生法律效力的。
广东省深圳市盐田区人民法院对一起信用卡诈骗案的刑事判决书。被告人彭某某因恶意透支信用卡被起诉,涉及建设银行和农业银行两张信用卡,欠款金额较大。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彭某某的父亲替其偿还了所有欠款和费用。法院根据证据和案情,对彭某某进行了判决。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概念和特点。该程序包括准备阶段、审理阶段和宣判阶段,其特点包括不公开审理、寓教于审、迅速简约和全面调查等原则。针对未成年人的特殊身心状况,法律为其提供了特殊保护,如提供法律援助辩护、社会调查、决定强制措施等。在讯问和审判时,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定罪数额及追诉标准,以及犯罪数额的认定方法。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规定了定罪数额为五千元,并列举了相关情形。对于犯罪数额的认定,存在多种观点,包括按恢复原状所需费用总和、财物损失价格减去残值以及原值减去残值等方式。不同的认定方式会
二审法院判决维持原判,二审送达之日生效,即原一审法院判决生效。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