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事审判制度

时间:2024-08-26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2618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

一、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合并试点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为了推动各地法院的家事审判机构改革试点工作,提出了两种模式。第一种是将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合并试点。已经设立了少年审判庭的试点法院,将家事案件纳入其审理范围,并将其更名为家事少年审判庭。对于尚未设立少年审判庭的试点法院,可以将家事案件从此前的审判庭独立出来,并与涉少家事和刑事案件合并审理,新设立家事少年审判庭。

二、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分头试点

另一种模式是少年审判与家事审判分头试点。鉴于这两类审判具有共同的工作目标,从经济实用的角度考虑,可以实现硬件设施和司法辅助人员的共用。

家事法院建设的必然趋势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开展家事审判方式和工作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家事法院的建设将成为我国家事审判机构改革的必然趋势。在英美法系国家,美国和澳大利亚已经成立了家事法院,澳大利亚的家事法院地位相当于联邦法院。在大陆法系国家,日本的家事法院已超越美国的家事法院,成为全世界范围内最完备的综合性法院。台湾地区也于2010年通过《家事及少年组织法草案》,在高雄少年法院的基础上成立了家事法院。

家事法院的法官和专业人员要求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域外家事法院的法官不仅需要具备专业性强的司法官资格,还必须具备洞察人行为的能力,即应当对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与人有关的学科有一定的科学认识。因此,在今后的家事法院设置上,应该配备兼具专业法律知识和处理家事纠纷丰富经验的法官、心理学家、社会工作人员等专业人员,以保障家事法院处理家事案件的专业性和高效性。

专业化家事审判机构和团队的建立

最高人民法院提出对家事案件的审判组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建立专业化家事审判机构和培养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这不仅能充分体现家事纠纷解决的专业化和特殊性,还能保障家事案件的审理效率和裁判质量,更好地发挥家事审判化解家事纠纷、稳定社会关系的作用。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

    刑事诉讼中的人身检查相关规定。根据《刑事诉讼法》,为了查明案件事实,可以对被害人和犯罪嫌疑人进行人身检查,但需依法进行,保护公民权利。强制检查适用于犯罪嫌疑人拒绝时,且对妇女的身体检查有特别规定。人身检查可观察特征、伤害和生理状态,对认定犯罪事实、查

  • 见证人是否需要回避

    我国法律中关于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虽然我国法律没有设定证人回避制度,但证人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时,其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并依法追究审判人员接受请客送

  •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

    刑事案件的侦查和审理程序。侦查阶段可长达八个月。审查起诉阶段一般为一个月,可延长半个月。检察院审查后如需补充侦查,应在一个月内完成。法院审理采用二审终审制,一审时限一般为一个月至一个半月。复杂案件审限可能长达两年。刑期执行中,根据刑期长短决定服刑地点

  • 停尸费的责任承担

    关于停尸费的责任承担问题。办案机关对于查明死因且不需要继续保存尸体的案件,承担停尸费;家属未处理导致的停尸费原则上由家属承担,但若因被告人犯罪行为导致被害人经济损失,可要求被告人承担。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在刑事诉讼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 刑事案件中的回避制度
  • 刑事案件轻重的判断标准
  • 一、法庭回避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