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诉行为的原则

时间:2023-10-21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317
我国民诉法未对是否准许撤诉之标准做出明确规定,实践中只能依靠法官的自由裁量。这种弹性很大的“自由裁量”为法官咨意专断提供了“合法”的便利。在大力推进司法公正反对司法腐败的今天,讨论撤诉的标准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认为,法院应对此进行严格的审查,并在认为当事人之撤诉申请同时符合了以下几个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裁定准许撤诉:

申请撤诉的真实意思表示

根据《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这意味着申请撤诉必须是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具体而言,当事人申请撤诉时,不能是因为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的胁迫、欺诈而作出的意思表示,也不能是因为身处困境而作出的无奈之举,更不能是法官出于某种考虑而对当事人的要求。相反,申请撤诉必须是当事人在正常情况下完全发自内心的真实意思表示。

撤诉不损害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方当事人在诉讼中获得的消极确定权益也应得到法律的同等保护。因此,原告申请撤诉不仅涉及对自己诉讼权利的处分,还会涉及对方当事人对其权利的处分。例如,原告错误地认为自己是权利人而提起诉讼,迫使被告不得不花费大量律师费用、人力、财力和时间进行调查取证。被告将在胜诉时获得补偿,并在某些特殊案件中恢复受损的名誉。然而,如果原告撤诉,将导致被告失去在该诉讼中胜诉的机会,同时原告也逃脱了相应的法律责任,这是不公平的待遇。

因此,当原告申请撤诉损害了被告的权益时,除非得到被告的允许,法院应裁定不准撤诉。被告不同意原告撤诉的,应提出充分的根据和理由。

撤诉行为不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序良俗原则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诉法的意见第161条规定,当事人申请撤诉时,如果当事人有违反法律的行为需依法处理的,人民法院可以不准撤诉。结合《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当事人撤诉行为有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当裁定不准撤诉:

1. 双方恶意串通撤诉,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如果双方恶意串通撤诉,从而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当不准撤诉。例如,在实体法规定违法合同的处理中,除了返还原物或赔偿损失外,还需要追缴财产。如果双方恶意串通规避法律责任,损害了国家、集体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应当没收双方所得财产,收归国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的行政调解程序

    医疗事故的赔偿争议行政调解程序。在医疗事故涉及民事部分时,卫生行政部门应在双方当事人请求下进行调解,遵循自愿原则并依据规定计算赔偿数额。调解过程中涉及手术风险告知书的效力、申请行政调解的条件和程序以及重大医疗事故的上级调解程序。如果调解不成功或一方反

  • 股权转让协议

    甲方向乙方转让公司的股权的情况。内容包括了股权转让的具体条款、甲方的保证事项、乙方的义务、盈亏分担、费用承担以及协议的变更与解除等内容。双方在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下,经过协商一致达成此协议。

  • 结婚的法律要求

    结婚的法律要求,包括自愿性、法定婚龄和一夫一妻制原则。结婚必须是双方的完全自愿行为,法定婚龄为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周岁。申请结婚的双方必须没有配偶,只能为未婚者、丧偶者或离婚者。这些规定体现了婚姻自由原则和我国国情。

  • 离婚调解笔录

    东法民一初字第13319号离婚纠纷案的调解过程与结果。当事人邢某和刘某因婚后性格不合,无法共同生活而选择离婚。在常平法庭进行调解时,双方均表示自愿离婚,没有婚生子女和夫妻共同财产、债权债务问题,诉讼费由原告承担。调解结果根据自愿、合法的原则,可能达成

  • 合伙协议
  • 夫妻忠诚协议的法律效力
  • 抵押合同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