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委托人首先向指定认证机构提出强制性产品认证申请时,认证机构应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相关要求和程序受理认证申请。在型式试验开始之前,指定检测机构应与委托人确认其产品是否需要同时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和注册检测。
2. 当委托人首先向指定检测机构提出检测申请时,指定检测机构应及时将有关信息通报给指定认证机构,认证单元划分和送样要求的方案应得到认证机构的确认。
1. 对于同时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和注册检测的产品,相同的检测项目只进行一次检测,不得重复检测。
2. 对于仅需进行强制性认证检测的产品,仍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相关程序和要求进行检测。
3. 对于特殊情况下需要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现场检测的产品,应由指定认证机构批准后实施。
对于同时在指定检测机构进行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和注册检测的产品,相同的检测项目只进行一次检测,收取一次检测费用,不得重复检测和收费。
强制性产品认证检测收费标准按照国家发改委批准的收费标准执行。
指定认证机构已受理的认证申请,仍按照认证实施规则的程序和要求执行。
在《医疗器械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执行过程中,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情况,按照通知规定执行。
法院在强制医疗方面的决策流程以及强制医疗程序的特点和救济途径。被决定强制医疗的人可以申请复议,复议机关是上一级人民法院。强制医疗程序旨在保障公共安全并对精神病人进行必要的医疗,具有适用对象的有限性、决定依赖医疗机构的专业意见等特点。被强制医疗的人或其
中国对于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条件的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实施暴力行为且危害公共安全或公民人身安全的精神病人,如果经过法定程序鉴定后不负刑事责任且存在继续危害社会的可能性,可以实施强制医疗。强制医疗的决定由人民法院做出,并规定了相关的审理程序和告知程序以及“
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的相关法律规定。文章详细描述了强制医疗的申请程序,包括公安机关的强制医疗意见书、人民检察院的强制医疗申请以及人民法院的强制医疗决定。同时,对于实施暴力行为的精神病人,公安机关在人民法院决定强制医疗前可以采取临时的
中国强制医疗方式的变迁及司法化。传统上,强制医疗方式主要由医疗保护性住院、保安性强制住院和救助性强制医疗三种形式构成,但存在司法审查缺失和行政机关主导的问题。新刑诉法规定强制医疗程序,强制医疗决定权由人民法院行使,标志着该制度从行政化转向司法化。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