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目标及程序是什么

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目标及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0-05-25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35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根据应税暂时性差异计算的未来期间应付所得税的金额。那么递延所得税负债如何审计呢?它的目标和程序是什么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审计目标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A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存在;确定所有应当记录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均已记录;确定资产负债表中记录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为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调整是否已恰当记录;确定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已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财务报表中作出恰当列报。

(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实质性程序

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实质性程序通常包括:

1.获取或编制递延所得税负债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检查被审计单位采用的会计政策是否恰当,前后期是否一致。

3.检查被审计单位用于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的税率是否正确。

4.检查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减变动记录,以及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形成原因确定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计算是否正确,预计转销期是否适当,并特别关注以下事项:

(1)对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取得资产、负债的入账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形成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检查其计算及会汁处理是否正确。

(2)检查是否存在下列交易中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不应予以确认,而被审计单位予以确认的情况。

①商誉的初始确认。

②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交易中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初始确认:该项交易不是企业合并;交易发生时既不影响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或可抵扣亏损)。

(3)检查是否存在被审计单位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及合营企业投资相关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在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不应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负债而被审计单位予以确认的情况:

①被审计单位能够控制暂时性差异的转回时间。

②该暂时性差异在可预见的未来很可能不会转回。

5.当适用税率发生变化时,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对递延所得税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对其影响数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6.列报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披露是否恰当。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审计结果报告包含对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审计范围的说明、审计发现和问题的说明、整改建议及跟踪审计情况。同时,纳税人需按法律规定向税务机关报

  •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考虑因素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 递延所得税负债审计目标及程序是什么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