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案件涉及人身权利受到侵害或者财物受到损毁的情况下,被害人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并且双方当事人可以和解。刑事和解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加害人)能够积极主动地向被害人认罪、道歉,并且愿意对被害人给予经济赔偿。在取得被害人谅解后,在国家专门机关或者专业法律人员主持下,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国家专门机关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或者给予其从轻处罚的一种案件处理方法。
适用刑事和解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情况:
一、因民间纠纷引起,涉嫌分则第四章、第五章规定的犯罪案件,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
二、除渎职犯罪以外的可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过失犯罪案件。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五年以内曾经故意犯罪,不适用本章规定的程序。
双方当事人和解的情况下,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听取当事人和其他有关人员的意见,并对和解的自愿性、合法性进行审查,同时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对于达成和解协议的案件,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从宽处理的建议。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情况,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对被告人从宽处罚。
需要指出的是,刑事和解并不适用于任何一件刑事案件,通常适用于过失犯罪或犯罪情节较轻的犯罪。
附带民事诉讼与刑事案件审理的关系。附带民事诉讼是在刑事案件中同时解决被告人对被害人物质损失的认定和赔偿问题。法院为查清案件事实,通常将两者一并审理以节省资源和时间。附带民事诉讼具有认定物质损失、被告人赔偿能力等复杂事实的特点,且需确保刑事案件在法定时
新《刑事诉讼法》对刑事案件和解问题的明确规定。刑事和解主要适用于侵犯人权罪和侵犯财产罪,在被害人获得满意的赔偿和道歉后,可从轻处理被告人。但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有限制,如仅限三年以下刑罚的故意犯罪案件、国家工作人员渎职类过失犯罪不适用等。
刑事诉讼过程中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时机问题。文中介绍了关于在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以及诉讼阶段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情况及相关争议。同时,也提到了刑事案件审理终结后被害人需要提起民事诉讼的相关注意事项。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是否需要律师的问题,当事人可以自行决定是否聘请律师,没有强制规定必须雇佣律师。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期限设定为两个月至三个月,可视情况申请延期,且必须和刑事案件合并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