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刑事案件中,公诉人作为原告,法院无权调解公诉人与被告人之间的争议。因此,刑事案件一般无法通过调解解决。
然而,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作为原告,法院可以就民事争议部分进行调解。如果被害人得到了满意的赔偿,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检察院仍然可以继续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在这种情况下,法院可以对被告人从轻处罚,但不能因被害人的要求而判被告人无罪。
少数刑事案件允许自诉,自诉案件的原告是自诉人,法院可以进行调解。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6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自诉案件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判之前可以与被告人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第27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审理自诉案件时,可以在查明事实和分清是非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应制作刑事调解书,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法院应及时作出判决。
自诉案件的调解旨在促使自诉人与被告人达成谅解,如果自诉人谅解了被告人的行为,法院将不再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自诉人有权撤诉结案,法院也可出具调解书结案。无论是自诉人撤诉还是法院出具调解书,被告人都被认定为无罪,自诉人也不能再次起诉。
自诉案件的调解必须基于查明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不能对没有证据证明的事实进行调解。例如,如果自诉人指控被告人侵占自己的房子,而被告人提供了房产证明该房子是从自诉人父亲手中购买的,这种情况下只能驳回自诉人的起诉,而不能进行调解。
自诉案件的调解也必须基于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法院不能容忍被告人的犯罪行为。例如,如果妻子自诉丈夫重婚,丈夫必须承认错误并保证与第三者断绝不正当关系,才能进行调解。
自诉案件通常是一些轻微的刑事案件,自诉人与被告人往往存在亲属关系、邻里关系、同学关系或同事关系。促使双方和解有利于社会稳定。
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律规定及裁定书内容。文章介绍了刑事终止审理的法定情形,包括案件情节轻微、超过追诉时效等。文章还给出了刑事终止审理裁定书的范文,并指出当事人可以提出抗诉。文章旨在为公众普及刑事终止审理的相关知识,并提供了法律咨询渠道。
刑事案件和解的过程和不同阶段的具体处理方式。在刑事诉讼过程中,通过调停人或其他组织使被害人与犯罪嫌疑人直接沟通、共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后,司法机关可对犯罪嫌疑人从轻减轻刑事责任。对于不同阶段的刑事案件,如侦查阶段、审查起诉阶段等,都有相应的和解后的处
人民检察院对刑事和解的审查内容,包括双方自愿和解情况、犯罪嫌疑人真诚悔罪及赔偿情况、被害人谅解情况、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及社会公德等方面。同时,文章还介绍了自诉案件与公诉案件的区别,自诉案件代理人享有更多诉讼权利,包括申请回避、和解撤诉和上诉等。
刑事诉讼调解程序的明确性要求,包括适用刑事和解程序的案件范围、法律效力以及调解过程的规范性。调解程序需经当事人自愿申请或同意,司法机关可根据案件情况提出从宽处理建议。同时,对调解人资格、期限、次数及法律后果进行了明确规定,并限制了通过调解改变罪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