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不同案件的性质,刑事和解后是否需要判刑取决于以下情况:如果是公诉案件,法院有权对和解达成的协议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判刑;而如果是自诉案件,法院不宜干涉和解达成后的协议。
一、自诉案件的特点
1、刑事自诉案件是指被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而不经过公安或检察机关的轻微刑事案件。
2、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原告可以在判决前与被告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起诉。
3、《刑事诉讼法》规定了自诉案件的范围:
(1) 只有被害人提起诉讼的案件;
(2)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但公安或检察机关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包括:
1、侮辱、诽谤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案;
3、虐待案;
4、侵占案。
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包括:
1、故意伤害案;
2、非法侵入住宅案;
3、侵犯通信自由案;
4、重婚案;
5、遗弃案;
6、生产、销售伪劣商品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7、侵犯知识产权案(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8、涉及刑法第四章和第五章规定的对被告可能判处三年以下刑罚的案件。
对于以上八项案件,法院受理后,若证据不足,可移送公安机关受理;若认为被告可能判处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应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起诉时,需提供相应机关作出不予受理的书面决定。
如果是公诉案件,即使达成和解,法院仍需追究被告的刑事责任。
1、被害人谅解只是从轻处罚的一个情节。
2、公诉案件不仅侵犯被害人的利益,更严重地侵犯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公检法三家代表的是国家而不是个人,他们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
举例来说,强奸罪即使达成和解,国家仍需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因为该罪行不仅侵犯了被害人的人身安全和性自由权利,还严重地危害了正常的社会秩序和生活秩序。如果犯罪分子逍遥法外,可能导致更多的女性受到侵害。因此,即使被害人谅解,国家也必须对这种行为进行惩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可以在检察院提起公诉前提出,而最晚提出的时间是法院作出判决之前。第二百八十八条 下列公诉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真诚悔罪,通过向被害人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方式获得被害人谅解,被害人自愿和解的,双方
刑事和解的核心内容是和解,只有达成和解才能适用刑事和解的有关规定,如果未获得被害人谅解,不适用有关刑事和解从宽处罚的规定。刑事和解是法定情节,具有从轻、减轻及免除处罚三种功能,在情节的法定性和调整功能上优于积极赔偿损失并取得谅解或退赃、退赔情节的适用
最终,白某经抢救无效死亡。接到报警后,警方根据调查对曹某依法进行了电话传唤,曹某在亲属陪同下到案自首,并如实供述了事发的详细经过。后在案件审理中,被告人曹某的亲属与被害人白某的亲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赔偿其经济损失30万元,取得谅解。最终,法院根据被告人
2013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规定了刑事公诉案件和解程序,把刑事和解正式引入刑事诉讼案件处理范围。通过刑事和解,被害人在精神和物质上可以获得双重补偿,而加害人则可以赢得被害人谅解和改过自新。但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常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司法效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