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法定不起诉
适用对象:没有犯罪事实,或者刑诉法第16条规定的情形。
有无裁量权:无。
决定主体: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起诉:不能。
被害人可否申诉:可以。
被不起诉人可否申诉:不可以。
2、酌定不起诉
适用对象: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
有无裁量权:有。
决定主体: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起诉:不能。
被害人可否申诉:可以。
被不起诉人可否申诉:可以。
3、证据不足不起诉
适用对象:经过补充侦查,仍然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
有无裁量权:有
决定主体:检察长或者检察委员会。
能否再起诉:能。
被害人可否申诉:可以。
被不起诉人可否申诉:不可以。
相关知识:侦查阶段律师的权利
律师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本人或者其亲属的委托后,在侦查阶段为其提供以下法律帮助:
(1)向侦查机关办案人员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
(2)提出“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申请”,根据侦查机关的安排(办案机关应在48小时内,五种重大复杂案件在5日内决定),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时,有权了解有关案件情况,这项权利是刑诉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和《律师办理刑事案件规范》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的。除此之外,律师还可以了解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行使诉讼权利等情况;
(3)征求犯罪嫌疑人的意见,决定是否代其向有关机关提出申诉意见和控告材料;
(4)为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向侦查机关申请取保候审,或者在犯罪嫌疑人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时,向侦查机关要求解除强制措施,有关机关应在七日内答复。
刑事案件撤回起诉的法律依据及行使条件。法律依据包括相关法律规定,如情节轻微、已过追诉时效等可撤回起诉。行使条件则需满足不存在犯罪事实、犯罪事实并非被告所为等实质条件以及由检察长或检察委员会决定的形式要件。撤诉与其他诉讼程序有明显区别,一经准许,原诉讼
被不起诉人的申诉权利及其相关程序。当被不起诉人对人民检察院的不起诉决定存在异议时,可向检察院申诉或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同时保障犯罪嫌疑人对此决定的申诉权。在特定情境下,被不起诉人如有合理的理由认为自己未犯罪,仍可申诉并提出赔偿。申诉程序包括复查、
刑事诉讼中的实物证据种类,包括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以及勘验等笔录等。这些证据种类在刑事诉讼中各具特点,其证明方式和可靠性程度不同,共同构成了刑事诉讼中的证据体系。此外,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也被纳入
我国刑事诉讼中关于检察院不起诉后,公安、被害人和被不起诉人的复议期限和情形。公安机关对检察院不起诉决定不服的,可以要求复议,但期限未明确规定。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如认为不起诉决定有误,可在规定期限内提出申诉或复议,检察院将作出复查决定。不起诉的情形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