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对如何运用程序审计准则的分析

对如何运用程序审计准则的分析

时间:2023-11-09 浏览:1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387
2006年我国修订了《审计分析准则》,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并于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但是如何运用还是一个新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计分析程序内涵的重新界定

一、审计分析程序的定义

审计分析程序是指构成审计的程序,用于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以评价财务信息的合理性。

审计分析程序的主要特征是通过分析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来判断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分析程序的步骤

分析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选择适当的数据关系;

2.对数据关系进行分析;

3.识别异常的数据关系或波动;

4.调查异常数据或波动;

5.得出结论。

三、分析程序的基本方法

审计分析程序的基本方法包括趋势分析、比率分析和模型分析。

趋势分析是根据客户历史数据的变化趋势,预测分析对象的未来发展趋势。

比率分析是根据财务报表中的财务比率,评估分析对象的财务状况。

模型分析是利用数学模型或统计技术,建立财务模型来预测分析对象的未来表现。

四、分析程序的具体运用

分析程序在审计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

1.分析程序用作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2.分析程序用作实质性程序,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

3.分析程序用于总体复核,重新评估之前计划审计程序的充分性。

五、运用分析程序注意的问题

在使用分析程序时,审计人员应注意以下问题:

1.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会计账户的核算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程序;

2.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合理确定期望值;

3.不能仅依赖分析程序的结果得出审计结论,需要结合细节测试获取直接证据;

4.执行分析程序的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包括行业知识、数理统计知识和建模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审计分析程序是一项重要的审计技术,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提高审计效率和准确性。在运用分析程序时,审计人员应根据企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考虑数据的可比性和期望值的确定,同时结合细节测试获取直接证据,并确保执行分析程序的人员具备相关的能力和经验。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及时间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 虚构收入: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

    虚构收入的各种违法手法及其普遍性,包括利用阴阳合同、提前确认收入等现象。同时,也介绍了企业盈利管理中常用的推迟确认收入的手法。此外,还提到了企业转移费用、虚增利润的手段,如通过费用资本化、递延费用及推迟确认费用等方式调节利润。这些手法往往涉及会计操作

  • 审计方法

    五种审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外部借鉴法、统计核算法、法规衡量法和目标管理法,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审计范围包括法律符合性、行政管理、员工记录、员工关系以及人事信息系统等方面。审计内容主要包括人力资源合规性和人力资源财务审计。通过审计,可以发现问题

  • 内部审计的问题及对策

    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存在的问题包括: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独立、法规制度不完善、人员素质低和技术落后。完善内部审计发展的对策包括: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地位、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并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内部审计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

  • 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的程序和要求
  • 股权转让有哪些程序
  • 中外合资股权转让的一般流程是什么?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