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
首先,通过调查初步了解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设计以及是否得到有效执行,在此基础上,通过执行符合性测试程序取得证实控制风险初步评估水平的充分证据,以便确定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并证明所选审计策略的恰当性。注册会计师应该更多地应用分析性程序,对被审计单位存货的内部控制作出客观评价。评价工作结束后,注册会计师应根据评价结论确定下一步审计的性质和范围,设计和调整对存货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
2、存货盘点
注册会计师必须合理、周密地安排盘点计划并谨慎地予以执行,盘点的时间应尽量接近年终结账日。在盘点时应尽可能采取措施以提高盘点的有效性,比如各存放点同时盘点、停止存货流动以及盘点数额达到合理的比例等。
3、存货截止测试
存货正确截止的关键在于存货实物纳入盘点的时间与存货入账时问都处于同一会计期间。这种方法的要点是解决存货及其相应的会计科目是否一并计入当期的会计报表中,否则会出现夸大期末存货,虚列当期损益的情况。
4、存货计价测试
在进行存货计价审计时,如果企业对存货采用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的方法计价,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关注企业对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和存货跌价准备金的计提。应当按照企业存货的残次和市场价格的实际情况部分或全部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审计实务中,应安排有经验的审计人员,必要时应聘请专家、利用专家的工作,否则存货盘点时往往难以发现存货的质量问题。
公司解散后的清算程序及时间。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解散后需成立清算组,通知债权人并在报纸上公告,完成清算后申请注销公司登记。清算程序包括公告、清欠债务、安置员工、审计等,全过程至少需要120天或更长时间,具体时间取决于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解散清算没有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时需考虑的因素。其中包括被审计单位的网络应用、网络风险以及电子商务对其管理层的影响。同时,还需考虑网络经济的影响及被审计单位的风险应对措施。在证据收集程序中,应注意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并考虑电子证据的充分性和适当性。此外,开发电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企业兼并的法律程序和手续。文章详细阐述了从初步确定兼并方和被兼并方到办理产权转让的清算手续和法律手续等步骤,包括清产核资、财务审计、资产评估、确定产权底价、签署兼并协议、转让价款管理等内容。这些规定旨在确保企业兼并的合法性和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