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作为保护法,是维护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法律之间的衔接、协调,科学划定适用范围,避免相互冲突。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七条规定,只有一次容留卖淫行为,应属于“情节较轻”,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容留一人两次或者容留两人一次的行为,应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千元以下罚款。
对于容留卖淫违法犯罪行为,应首先依照行政法《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处罚,只有构成犯罪的才会移交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相关规定定罪处罚。如果不先按《治安管理处罚法》作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做行政处罚,而是直接作为犯罪处理,将会导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处罚对象,这样就造成了《刑法》的滥用,不符合立法本意和司法规律。
根据我国刑法第26条和第27条的规定,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而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
在具体司法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区分主犯和从犯:首先,事前共谋的共同犯罪中,提出犯意者通常为主犯,附和、赞同者通常为从犯;其次,在共同犯罪中,策划、指挥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被动接受任务、服从指挥者通常为从犯;再次,参加全部共同犯罪活动者通常为主犯,而首次参加共同犯罪或参加次数少的犯罪分子通常为从犯;此外,主犯的实行行为通常强度较大,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大,而从犯的实行行为强度较小,对犯罪结果的作用较小。
根据上诉人的具体情况,应当认定上诉人为本案的从犯。
容留卖淫罪的社会危害程度取决于行为对社会道德风尚的影响程度。根据本案中上诉人的行为,其社会危害程度尚未达到“严重”的程度,属于犯罪情节轻微的情形。因此,一审判决判处上诉人二年有期徒刑属于罪刑不适应,量刑过重。
基于上述理由,上诉人请求贵院认定上诉人为从犯,改判上诉人为一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减少罚金数额。
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
上诉人:袁某某
2014年11月1日
上诉人:吴某,男,汉族,1960年2月20日生。上诉人不服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海刑初字第XXXX号刑事判决书,特向贵院提出上诉。另一方面,该3万元钱也在事实上由上诉人分两次退还给了在押人员家属王某,因此该3万元不应认定受贿金额。
上诉人袁某某,男,1972年9月14日出生,汉族,初中肄业,住浠水县冼马镇高家村,现羁押于浠水县看守所。上诉人因涉嫌容留卖淫罪一案,不服浠水县人民法院,2014鄂浠水刑初字笫号《刑事判决书》,特向贵院提出上诉。
2006年8月7日因涉嫌合同诈骗罪被XX市公安局刑事拘留,羁押于XX市第一看守所至今。上诉人不服安徽省XX市中级人民法院X刑初字第20号刑事判决书之判决,特依法提出上诉。这是本案的焦点,也是本案上诉人罪与非罪的关键。一审判决认为上诉人先提出用信用证为XX公司贷款与事
上诉人:李**,男,19**年2月10日生,汉族,身份证号码:410621**********。高中文化,农民。因涉嫌贪污罪现羁押于浚县看守所。上诉人因贪污罪一案,不服浚县人民法院作出的浚刑初字第141号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认定九被告人共同贪污“土地补偿款75000元,判处上诉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