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对审计证据进行鉴定
时间:2023-12-08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用以证明审计事实真相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编制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信息和其他信息。如何对其鉴定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计证据的鉴定原则及方法
一、审计证据的可信度
审计人员在鉴定审计证据时应注意以下原则:
- 第一手审计证据,如实地检查、观察、复核、调查等,比间接取得的审计证据更可信。
- 来自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证据比来自薄弱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审计证据更可靠。
- 不同来源或不同性质的审计证据相互印证时,审计证据更具可靠性,否则需要进一步审计。
- 原本文件比复印本、草本更可信。
- 越及时的证据越可靠,客观证据比主观证据更可靠。
二、审计证据的鉴定方法
对审计证据进行鉴定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 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审计证据的充分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数量能足以支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意见。审计人员需获取充分的审计证据以满足一位明智的人所可能提出的一切合理的疑问。
- 审计证据的证明力:审计证据的证明力是指审计证据能够证明审计事项的真实性、重要性和充分性。审计人员应根据审计证据的类型和获取途径,确定证明力强的审计证据。
- 审计证据的经济性:审计证据的经济性是指审计证据的效用与收集、鉴定这些证据的成本之间的关系。在获取可靠的审计证据时,注册会计师应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并在必要时取得质量稍逊的其他证据代替。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要的审计项目,注册会计师不应以审计成本的高低或获取审计证据的难易程度作为减少必要审计程序的理由。若无法取得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则应视情况发表保留意见或拒绝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会计记录所需使用的文字
会计记录应当使用的文字。会计记录必须使用中文,但在特定情况下如民族自治地方和外商投资企业等可以使用其他文字。同时,《会计法》规定,单位的会计记录可以同时使用民族文字或外国文字。另外,文章还介绍了停止审计决定的执行条件和会计机构的设立条件。
-
审计目标
审计固定资产的不同目标及审计程序。审计目标包括确认固定资产的存在性、归属、记录完整性、计价和折旧政策的恰当性,以及年末余额的正确性和披露的恰当性。审计程序则涉及获取或编制固定资产及其累计折旧分类汇总表,检查固定资产的计价、凭证手续和实物情况,复核折旧
-
有限公司减资是否需要审计
有限公司减资行为是否需要进行审计的问题。虽然一般并无强制审计要求,但为了降低风险,建议对基准日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评估。公司减资是在法律严格控制下,根据实际业务情况减少注册资本的行为。公司减资的条件包括严重亏损或资本过剩等特殊情况,必须符合法律要求。减
-
主营业务收入分析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
外商投资企业股权转让所需材料清单
-
派出的审计机关对谁报告和由谁领导
-
公司减资登记所需材料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