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饲料公司以每吨200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买了2500吨豆粕,从大连港经水路运往广州黄埔港。8月27日,饲料公司将货物运进大连港。因某保险公司与大连港有长期代办保险业务合同关系,饲料公司按每吨1500元的价格对2500吨豆粕投保了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综合险,并交纳了保费。大连港在《水路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了保险公司的保险印章。
装船过程天降大雨,因承运船舶液压管爆裂,致使舱盖不能关闭,造成已装船货物被雨淋湿,大连港及时通知了保险公司。承运人向饲料公司出具了“货物被雨淋湿,已卸下381件,余货水湿不详”的货运记录。9月3日,保险公司向饲料公司出具了《国内水路、陆路货物运输保险单》。
船抵广州黄埔港,因泊位紧张,9月30日才靠泊卸货。根据理货证明,所卸下货物有6932件水湿现象,其中有370吨豆粕发生霉变。保险公司派员赴黄埔港查验后,要求饲料公司尽快采取各种补救措施,避免扩大损失。饲料公司即将受损严重的370吨豆粕以每吨6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出,共造成130万元人民币的经济损失。饲料公司根据保单项保险公司索赔。
保险公司辩称:货损是由承运人的责任造成的,按有关规定,在限额内应由承运人按照实际损失赔偿,超过限额部分由保险公司在保险金额范围内给予补偿。而且根据本案实际情况,保险公司向饲料公司出具保险单在货损发生之后,发生货损时,保险合同还没成立。因此,饲料公司要求保险公司按保险合同赔偿损失的理由是不成立的。
法院经公开审理,认为:自28日保险公司代办人在《货物承运登记单》上加盖保险公司印章、饲料公司按保险公司代办人要求办理货物保险时起,保险合同即告成立。保险公司应按合同约定对饲料公司的货损予以补偿。
1.投保单是投保人对保险人的一种保险要约,一般情况下只要保险人在投保人填写的投保单上签章认可,保险合同即告成立。保险人是否签发保险单给投保人,并不影响投保人与保险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如果保险人没有直接在投保单上签章同意承保,而是以保险单的形式表示同意承保,那么如果保险人没有签发保险单,就不能证明保险合同已经成立。
2.投保的货物发生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既可向有责任的承运人索赔,也可向保险人索赔。如果投保人(被保险人)向保险人索赔,保险人在赔付后取得代位求偿权向有责任的承运人追偿,承运人根据有关规定在限额内赔偿。
3.对于不足额投保发生部分损失时的赔付理算,要注意比例赔付的计算方法。
要约的定义及其所扮演的角色,以及一个有效的要约应具备的条件。要约包含合同成立所必需的主要条款,内容必须具体明确,不能模糊不清,确定性至关重要。此外,要约必须具有订立合同的意图,并表明一旦受要约人承诺,要约人将受约束。
交通事故后是否需要起诉保险公司才能获得赔付的问题。通常情况下,只要符合保险合同规定,保险公司会履行理赔义务,不必起诉。争议处理可通过协商和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解决。保险理赔的原则包括重合同、守信用、实事求是、主动迅速准确合理。
合同的定义和含义,指出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文章特别介绍了保险合同的含义,包括投保人与保险人之间的协议,以及双方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投保人要支付保险费,而保险人则需对保险标的可能遭受的危险提供保障,并在事故发生时支付保
关于合同签约日期的法律效力问题。根据《合同法》规定,合同自成立时生效,但有些合同需经过批准、登记等手续才生效。同时,当事人可约定附条件或期限来规定合同的效力,条件成就或期限届至时合同生效或失效。若当事人不当影响条件成就,将视为条件已成就或未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