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事诉讼里的刑罚都是怎么执行的
时间:2023-11-27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国刑事诉讼法中关于法律文书送达的规定
刑事诉讼法第213条规定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在其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
法律文书的定义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所谓“法律文书”指的是已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自诉状的复印件、人民法院的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
法律文书的送达程序
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地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看守所,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机关执行。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公安机关应当自收到执行通知书等有关法律文书之日起1个月内将罪犯送交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执行。对于被判处拘役的罪犯,公安机关在收到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送达的执行通知书等法律文书后,应立即交付执行。
执行方式和执行场所的不同
关于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方式和执行场所,根据犯罪性质、刑种、刑期及犯罪人的年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213条的规定,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成年罪犯,由公安机关依法将罪犯送交监狱执行。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且剩余刑期在一年以下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由看守所代为执行。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未成年犯应在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刑罚。
罪犯的改造和处遇制度
罪犯的分押分管和改造原则
监狱、看守所等执行机关应当将罪犯分押分管,并按照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对罪犯进行改造。
考核制度和奖罚措施
执行机关对罪犯服刑期间的表现进行细致的计分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奖罚措施挂钩。这一制度作为减刑、假释的基础依据,有效地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这一制度类似于西方国家的累进处遇制度。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处罚问题。文中提到了立案侦查的标准和刑事处罚的法律规定,包括个人和单位非法吸收存款的不同数额标准和情节。此外,对于大量收取会员费的行为,如果涉及非法集资,则构成非法集资行为。在处理这类案件时,会考虑案发前后归还部分资金和是否用于正常
-
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
我国刑事诉讼中检察院申诉程序的要求。对于不起诉决定的申诉,被害人或被不起诉人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提出。检察院将进行复查并作出决定,被害人可据此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此程序确保了申诉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
未成年人自首能否轻判
中国未成年人犯罪自首后的处理情况。法律对于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会根据具体案件情况而定,同时也存在附条件不起诉的规定。对于可能判处一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未成年人犯罪,如果表现出悔罪,检察院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决定。在考验期内,未成年人需遵守法律法规并接受
-
报送死刑复核需要哪些材料
死刑复核是人民法院对判处死刑的案件进行复核所遵循的一种特殊审判程序。《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九条至二百零二条对死刑复核程序作了原则性规定,有关的司法解释也已将这些规定具体化,为死刑复核工作提供了较周密的准则。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
-
死刑复核权由哪级法院掌握
-
死刑犯拒绝辩护怎么处理
-
申请法律援助法律条文有哪些,什么情况下可以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