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矿山安全的司法解释

时间:2023-11-17 浏览:4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506
关于办理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最高法院和最高检察院关于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解释

公告

法释[2007]5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检察院

根据刑法相关规定,为了依法惩治危害矿山生产安全犯罪,保障矿山生产安全,我们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对办理此类刑事案件的具体应用法律问题进行解释如下:

第一条:犯罪主体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犯罪主体包括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以及直接从事矿山生产、作业的人员。

第二条:犯罪主体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犯罪主体包括对矿山生产、作业负有组织、指挥或者管理职责的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等人员。

第三条: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五条的规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是指对矿山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规定负有直接责任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管理人员、实际控制人、投资人,以及对安全生产设施或者安全生产条件负有管理、维护职责的电工、瓦斯检查工等人员。

第四条: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发生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

  1. 造成死亡一人以上,或者重伤三人以上;
  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3.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情形。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情节特别恶劣”:

  1. 造成死亡三人以上,或者重伤十人以上;
  2.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3. 其他特别恶劣的情节。

第五条: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是指矿山生产经营单位的负责人、实际控制人、负责生产经营管理的投资人以及其他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

第六条:情节严重

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严重”:

  1.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一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三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
  2. 实施下列行为之一,致使不能及时有效开展事故抢救的:
    1. 决定不报、谎报事故情况或者指使、串通有关人员不报、谎报事故情况的;
    2. 在事故抢救期间擅离职守或者逃匿的;
    3. 伪造、破坏事故现场,或者转移、藏匿、毁灭遇难人员尸体,或者转移、藏匿受伤人员的;
    4. 毁灭、伪造、隐匿与事故有关的图纸、记录、计算机数据等资料以及其他证据的。
  3. 其他严重的情节。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规定的“情节特别严重”:

  1. 导致事故后果扩大,增加死亡三人以上,或者增加重伤十人以上,或者增加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2. 采用暴力、胁迫、命令等方式阻止他人报告事故情况导致事故后果扩大的;
  3. 其他特别严重的情节。

第七条:共犯论处

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实施本解释第六条规定的相关行为,帮助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对组织者或者积极参加者,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的规定,以共犯论处。

第八条: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在采矿许可证被依法暂扣期间擅自开采的,视为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未取得采矿许可证擅自采矿”。

违反矿产资源法的规定,非法采矿或者采取破坏性的开采方法开采矿产资源,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同时构成刑法第三百四十三条规定的犯罪和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或者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犯罪的,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第九条: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危害矿山生产安全,具有以下情形之一,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1. 对不符合矿山法定安全生产条件的事项予以批准或者验收通过的;
  2. 对于未依法取得批准、验收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擅自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依法予以处理的;
  3. 对于已经依法取得批准的矿山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而不撤销原批准或者发现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不予查处的;
  4. 强令审核、验收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实施本条第(一)项行为,或者实施其他阻碍下级部门及其工作人员依法履行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行为的;
  5. 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的;
  6. 其他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的行为。

第十条:妨害公务罪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矿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以妨害公务罪定罪处罚。

第十一条:从重处罚

国家工作人员违反规定投资入股矿山生产经营,构成本解释涉及的有关犯罪的,作为从重情节依法处罚。

第十二条:从轻处罚

危害矿山生产安全构成犯罪的人,在矿山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后,积极组织、参与事故抢救的,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近亲属的定义及范围

    不同诉讼中近亲属的定义及范围,包括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并详细阐述了近亲属在不同诉讼中的权利。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的近亲属享有更广泛的权利,如继承法等。在不同诉讼中,法律对近亲属的定义和范围是不同的,因此必须具体分清楚属于哪种诉讼。

  • 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的配备人员

    检察官办理刑事案件时的配备人员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检察官可以配备检察官助理、书记员、司法警察、检察技术人员等检察辅助人员。检察院对于特定类型的刑事案件负责立案侦查,而法院则负责自诉案件的受理。

  •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在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中的原则,包括平等互惠原则、不得损害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的原则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刑事案件审理期限的不同情况,包括简易程序、第一审刑事公诉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等的审理期限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延长审理期限。

  • 一、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

    酌定不起诉的适用范围及相关法律规定。酌定不起诉是检察机关根据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情况,决定不对其提起刑事诉讼的一种裁量权。其适用范围包括境外犯罪已受处罚、又聋又哑的人犯罪以及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等情况。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包括《人民检察院

  • 只有法院才能指定辩护吗
  • 关于矿山安全的司法解释
  • 法人精神损害赔偿案例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