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规的适用对象
时间:2024-09-29 浏览:14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首先,“双规”的适用对象是有限制的,它不是适用所有的中国公民,而是仅仅适用于党内,并且从实践操作来看,“双规”的对象还不是一般的党员,而是行使一定国家权力的党员,并且经常是身居要职的党员。根据中央党校张*山教授的观点,“双规”使用的对象是“执政党中行使国家权力的党员代表们”,[3]而不是现有的6700万的中国共产党的所有党员。由于他们是中国共产党——当今中国执政党的党员,同时还行使着一定的国家权力,因此对他们的违纪行为采取一些不同于一般人的措施,是无可厚非的。
“双规”制度的合法性和人权问题
一、“双规”制度的合法性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和实务部门的实际操作,采取“双规”措施必须符合一定条件。这些条件包括:有人举报有违纪事实或纪律检查机关发现有违纪嫌疑,并且需要有大量证据证明被调查人存在违反纪律的嫌疑。相比于公安机关和检查机关在司法侦查过程中采取的“刑事强制措施”,纪律检查机关在决定采取“双规”措施时更加谨慎。
二、“双规”制度对人权的影响
在法学界,普遍认为“双规”制度侵犯了人权。然而,这种观点值得商榷。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一个国家的人们所享有的权力是受其所处时代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制约的。然而,我们的法学家却将其他发达国家适用的一般原则教条地套用到中国的现实情况上,认为中国的现实与这些原则不符合。同样,一些学者认为“双规”侵犯了公民的沉默权,即基本人权。然而,我国刑事诉讼法并未规定沉默权,要求纪律检查机关在调查执掌国家权力的党员代表的违纪案件时也要尊重他们的沉默权,这种观点显得有些苛求。此外,从“双规”在实践中的运行情况来看,被调查的官员往往曾为人民谋福利或有功于人民群众。在“双规”期间,国家一般会拨出专款,派员陪同并提供高级宾馆住宿,而不是拘留所或看守所。因此,相对于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拘留、逮捕和变相“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双规”的官员的人权得到了充分保障。总的来说,虽然“双规”制度存在一些争议,但在符合法律规定和程序的情况下,其合法性是可以得到保证的。
三、结论
在评估“双规”制度时,应当基于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客观分析。尽管“双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能对人权产生影响,但相对于其他国家的刑事诉讼过程,被“双规”的官员的人权仍然得到了相对充分的保障。因此,我们应该理性看待“双规”制度,不应一概而论地认为其侵犯了人权。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刑讯逼供的定义和构成要件
刑讯逼供的定义、构成要件及相关法规。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采用残酷方式折磨被讯问人,以获取供述的刑事司法审讯方法。其构成要件包括侵犯的客体为公民的人身权利和国家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侵害的对象为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根据刑法规定,犯刑讯逼供罪的将受到相
-
监察委与纪委的区别
监察委与纪委的机构性质、监督对象、业务依据及监察范围等方面的区别。监察委是国家机构,监督所有公职人员,依据《国家监察法》开展业务;而纪委是党的机构,监督所有中共党员,依据党章党纪党规开展业务。监察委的职责包括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法规、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
-
犯罪嫌疑人与罪犯的区别
犯罪嫌疑人与罪犯之间的区别。犯罪嫌疑人是公诉案件在侦查起诉阶段对被追诉对象的称谓,而罪犯则是经过法院审判并被判刑的人。根据无罪推定原则,犯罪嫌疑人在未经审判证明有罪前是无罪的。此外,涉案嫌疑人与犯罪嫌疑人的定义有所不同,涉案嫌疑人适用范围更广,可用于
-
双规期间对军龄的计算问题
关于现役军人受到刑事处分后的军龄计算问题,总政治部对此作出了一系列规定。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双规措施的适用时间限制、目的与重要性。双规措施的使用受到严格限制,包括适用阶段、使用主体、使用时限和使用地点等。其目的是保护被调查对象免受不必要的干扰和影响,避
-
拘传时间的限制
-
胁从犯的刑事责任及处罚如何规定的
-
刑事拘留的对象包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