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法院的审判是独立的,不受政府的监督。法院作为审判机关,遵循的是审判权独立、法院独立、法官中立的基本原则。每一级法院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上级法院或其他同级法院的干涉和领导。
法院在审理具体案件时,每位法官都相对独立,不受其他法官的干涉。法院的上下级之间是指导关系,上级法院只能通过审判监督程序和二审程序对下级法院的审判活动进行监督。
地方法院不需要对上级法院负责,只需对产生它的同级人大负责。而各级检察院除了对产生它的同级人大负责外,还应对上级检察院负责。尽管如此,地方政府仍然可以在权力大于法律的情况下对法院施加影响。
不实投诉的法律处罚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的规定,主观恶意的不实投诉会面临不同程度的刑事处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犯的处罚更严厉。对于无主观故意的不实投诉,一般会采取批评教育的措施。文章还介绍了相关法律知识。
只有检察院可以对法院的最终判决提起抗诉。对未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或裁定,同级人民检察院可在抗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或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的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发现确有错误时可依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一是来自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二是来自于专门机关的监督。如审计、物价、监察;三是来自于上级行政机关的监督;四是来自于人大、政协的监督;五是来自于新闻媒体的监督;六是来自于检查院、法院的司法监督。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第五十
第二审程序是因为当事人不服一审未生效的裁判,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而开始,即第二审程序的发生,是基于当事人行使上诉权。只有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才能依审判监督程序提起再审。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均应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按一审程序裁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