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省高检对二审判决生效后,有没有抗诉时效?
刑案二审裁决落下帷幕之后,检察院提出上诉的时间并没有硬性的规定呢!再说了,咱们中国的刑事审判活动实行的可是二审就到顶了的制度。
实际上,在法律界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检察院很少会站出来反对已经下定论的二审裁决(几乎不会提出抗诉)。
但是如果真的有重大的证据表明二审的判决出现了严重的错误,检察院还是会依照自己的职责和权力,依法向上级法院提出上诉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
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在认定事实上或者在适用法律上确有错误,必须提交审判委员会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提审或者指令下级人民法院再审。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二、审判监督程序和再审的区别
首先呢,这两个程序受理的案件性质就不一样。
审判监督程序主要处理的就是已经生效了的判决,甚至包括那些执行完了的判决。
然后呢,谁能提请这两个程序也是有所区别的。
要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话,必须要有最高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法院、各个层次的人民法院院长,或者最高人民检察院、上级人民检察院才能提出申请。
二审程序则允许当事人(被害人除外)以及他们的法律代表人、得到被告同意的律师、亲戚们,还有跟第一审人民法院同一等级的地方人民检察院来提出申请。
三、以审判为中心和以侦查为中心的区别
首先,关于"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原则和"以侦查为中心"的司法体系之间所存在的显著差异,从表面上来看,无非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究竟应当由何方来掌握主导权的问题;
然而,深入剖析之后,我们可以发现,更为关键的则在于"依据何种标准或规范进行决策"的深度思考。
若未能充分认知到这一层面,仅仅片面地强调改革对于审判权力的认可与强化,必然会导致"无序审判"现象的出现。
显然,这种情况与改革的最初设想背道而驰。
因此,推动"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机制改革,虽能自然而然地提升审判权的权威地位,却绝非意味着可以随意滥用此项权力。
以上是关于省高检对二审判决生效后,有没有抗诉时效?的相关回答,遇到相似问题不要慌,点击咨询快速找到专业、合适的律师,深度沟通法律需求,快速获得解答!
刑事诉讼中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效力问题。检察院提起公诉对检察机关自身产生一定效力,包括不再起诉、举证和服从的义务。检察院提起公诉的案件由人民法院依法裁判,检察院必须服从法院判决。同时,对于未生效判决的抗诉是检察机关作为公诉机关应当享有的权利。
刑事抗诉状的撰写方法。检察院在认为法院的一审判决确有错误时,会使用刑事抗诉状向上级法院提出抗诉。刑事抗诉状的撰写包括原审被告人基本情况、生效判决或裁定概况、审查意见、抗诉理由等部分。作者认为,判决确有错误时,应当依法提出抗诉,包括认定事实错误、适用法
民事抗诉是事前还是事后监督的问题。明确地说,民事检察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或全程监督。当符合法律规定的抗诉条件时,人民检察院可以向同级人民法院发出检察建议。同时,文章也提醒委托律师需谨慎,需注意审核律师资质、
民事抗诉的范围,包括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再审判决或裁定明显错误等情形。同时明确了民事检察监督主要是事后监督,即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监督,而不是事前或全程监督。当事人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抗诉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