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是否适用回避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是否适用回避

时间:2023-10-08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17
依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监察的范围是比较大的,监察机关调查被监察人员时,要遵守一定的程序,不得侵犯被调查人员的权利,那么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适不适用回避?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是否适用回避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在特定情况下需要适用回避制度。这些情况包括监察对象或检举人的近亲属,以及曾担任本案证人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办理监察事项的监察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应主动回避,而监察对象、检举人及其他相关人员也有权要求其回避:

  1. 是监察对象或检举人的近亲属;
  2. 曾担任过本案的证人;
  3. 本人或其近亲属与办理的监察事项存在利害关系;
  4. 可能影响监察事项公正处理的其他情况。

刑事案件适用回避的人员

  1. 审判人员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审判人员包括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副院长、院长以及参与合议庭的人民陪审员。

  2. 检察人员

    检察人员包括助理检察员、检察员、检察委员会委员、副检察长和检察长。

  3. 侦查人员

    侦查人员既包括从事侦查工作的侦查人员,也包括对侦查工作进行组织指挥的负责人,即有权参与讨论和作出决定的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和公安机关负责人。

  4. 书记员

    书记员包括公、检、法三机关的书记员,以及出现在侦查、起诉、审判阶段的书记员。

  5. 翻译人

    翻译人既包括公、检、法三机关指派或聘请的,也包括在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指派或聘请的翻译人员,包括法庭审判阶段担任翻译工作的人员,以及在侦查、起诉阶段讯问被告人和询问证人、被害人时担任翻译工作的人员。

  6. 鉴定人

    鉴定人既包括公、检、法三机关指派或聘请的,也包括在侦查、起诉、审判各个阶段指派或聘请的人员。

在理解这一问题时,需要了解证人不适用回避的规定。即使证人是本案当事人的近亲属,仍可以作证。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及合理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包括公职人员、国有企业人员等的贪污犯罪和职务犯罪。监察机关独立行使监察权,与其他机关配合共同办理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案件,同时遵循宪法和法律,保障权益,权责对等,惩戒与教育相结合,确保监察工作的合理性。

  • 刑事回避制度适用的人员包括哪些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

  • 在法律什么关系需要回避

    在我国的回避制度中,我们经常能接触的是审判回避制度,在许多案件当中,法官或者代理人回避的理由因案件的性质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法定范围内的人员,如果具备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与本案有其他直接利害关系;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 哪些人作为证人需要回避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回避制度是不适用证人的,所以证人不需要回避。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

  • 刑事见证人是否适用回避
  • 法律是如何规定回避制度的
  • 离婚诉讼申请回避制度究竟内容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