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钦州市信息公开有哪些新举措

钦州市信息公开有哪些新举措

时间:2024-10-26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47
政府信息公开是政府行政机关承担的一种法定义务,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政府要依法对信息进行公开,接受公民对政府行政行为的监督,那么钦州市信息公开有哪些新举措?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信息公开的定义和意义

信息公开是指在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以及规章授权和委托的组织行使国家行政管理职权的过程中,通过法定形式和程序,主动向社会公众或依申请向特定个人或组织公开政府信息的制度。信息公开的目的在于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的透明化、责任化和规范化。

2015年信息公开工作的要求

为了提高信息公开工作的质量,2015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点》,明确了推进信息公开的重点领域,包括政府权力清单、财政资金、公共服务、国有企业、环境保护等。这些方面是首次纳入公开范围,要求地方政府公布权力清单,公开国有企业信息、社会组织和中介机构信息等。

钦州市信息公开的新举措

维护更新门户网站

钦州市财政局采取多项措施规范采购信息公开,提升服务形象。他们在门户网站上宣传政府采购职能、工作流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并及时发布与推送政府采购政策、市本级政府采购定点供应商名单、处理处罚公告等。这样可以让社会各界了解钦州市政府采购工作的情况,方便参与采购交易活动的各方主体及时了解情况、掌握信息,努力实现政府采购全过程信息公开的目标。

制度上墙

钦州市财政局在办公区域显著位置公开了《政府采购工作流程图》和《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等制度,明确了采购范围、规模标准、采购程序、方式及组织形式。通过制度上墙,让前来办事的采购人清晰了解政府采购工作流程、相关采购限额等,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周到的服务。

加大信息宣传力度

钦州市财政局将政府采购有关政策整理汇编成册,并发放给各县区监管部门及采购单位,加深单位对政府采购的认识和理解,及时掌握政府采购新的政策和动态。

政府信息公开的重点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规定,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确定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具体内容,并重点公开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及相关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财政预算、决算报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政府集中采购项目的目录、标准及实施情况、行政许可的事项、依据、条件、数量、程序、期限以及申请行政许可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目录及办理情况、重大建设项目的批准和实施情况、扶贫、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促进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及其实施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预警信息及应对情况、环境保护、公共卫生、安全生产、食品药品、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情况。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国企重大信息公开的要求

    国企重大信息公开的要求。根据国企的性质和内部机密的特点,需要向相关部门申请某些重大信息以确保信息的安全性。XX发布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省出资监管企业信息公开的内容,包括公司治理、高管薪酬、人事变动、财务状况等。同时,要求信息公开必须真实、准确、及时,不得

  •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

    政府通告的法律效力。政府通告是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具有法律约束力。通告内容庄重严肃,发文机关多为高级行政机关或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构。公告通过新闻媒介传播,面向国内外公众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其制定机关受到一定限制,只

  • 征地拆迁相关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

    征地拆迁相关信息公开问题的责任。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权监督行政机关的政府信息公开行为,若发现行政机关未履行相关义务可举报并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诉讼。行政机关违反条例规定,未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或存在其他违规行为,将受到责令改正、处分等处罚

  • 监察调查人员采取强制措施的程序

    监察调查人员在进行调查时所采取的各种强制措施的程序,包括讯问、询问、留置等调查措施必须遵循特定的程序和要求。调查人员需出示证件并出具书面通知,并由至少两人进行,形成书面材料并签名盖章。重要取证工作需全程录音录像。监察调查程序包括立项、制定方案和实施、

  • 拆迁征地价格怎么算
  • 环保行政处罚公开多长时间
  • 土地出让合同是否可公开查询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