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监察 > 行政监察法律法规 > 行政诉讼权力制约的属性有哪些相关问题

行政诉讼权力制约的属性有哪些相关问题

时间:2024-05-01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5880
1、行政诉讼是“监督行政”的制度。行政法制监督包括立法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自我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和社会力量的监督。法院通过行政诉讼进行的监督,是通过个案的审理发挥监督的作用,其直接监督的对象是被起诉的行政行为,但对行政机关今后的执法具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行政诉讼作为一种控制行政权的制度,由法院通过对行政行为进行审查使国家行政权力与其责任相符并保证其在法律范围内运行。”

行政诉讼: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行政诉讼是一种法律监督制度,旨在监督司法权对行政权的行使。在行政诉讼中,法院处于主导地位,而原告和被告行政机关则处于平等地位,双方均应服从法院的支配,通过诉讼活动来实现监督的目的。与其他主体的监督相比,司法机关的监督具有以下特点:法律性、中立性、事后性、被动性、有限性以及独特的监督方式。

行政诉讼: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法律监督制度

行政诉讼是一种行政法律监督制度,其目的是对行政权进行监督,而不是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进行监督。从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来看,行政诉讼是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作为一种行政法律监督制度,行政诉讼具有被动性的特征,这意味着行政诉讼是一种消极、被动的监督方式。换句话说,行政诉讼作为一种监督制度发挥作用的前提完全取决于相对人是否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行政诉讼法案件有效期限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

    派出机关的行政主体资格及其类型。派出机关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工作需要设立的行政机关,具有行政法上的主体资格。我国主要有三种类型的派出机关:行政公署、区公所和街道办事处。除行政法律规范授权的情形外,派出机构的内部机构或派出机构都不具有行政主体的

  •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

    行政本位模式与司法本位模式的比较。行政本位模式主要在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采用,强调行政机关自行执行权力,提高行政效率,但需要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司法本位模式以美国和法国为代表,强调司法控制和审查,防止行政权滥用,但可能降低行政效率。两种模

  • 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有损害社会利益的如何处理

    履行行政协议过程中损害社会利益的处理方法。在协议履行中,如严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法院会根据情况判决被告进行补偿或赔偿。行政合同是行政机关管理手段的重要补充,有助于行政机关更好地行使职能,相对方也可以在合同争议发生后有据可依。

  • 行政主体的重要性及其在行政法中的应用
  • 监察机关的监察范围及合理性
  • 行政处罚移交法院强制执行的时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