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或其他行政主体根据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违反行政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相对人采取行政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广义的行政处罚还包括企事业单位规定的一些行政人事处罚内容。
处罚公正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设定和实施必须与相对人的违法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行政机关在处罚中应平等对待受罚者,用同一标准来进行评判。
处罚公开原则要求行政处罚的依据、过程和结果必须公开透明。除非涉及危害公共利益或损害其他公民或组织合法权益并受到法律、法规特别规定的情况,行政机关应向当事人公开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执法人员身份以及主要事实根据等相关情况。
一行为不再理
行政主体在行为人的第一个处理尚未失去效力时,不能基于同一事实和理由给予第二次处理,除非第二个处理是对第一个处理的补充、更正或补正。如果第一个处理违法不当,行政主体应先撤销,再重新处理。如果第一个处理合法正确但未达到行政目标,行政主体应充分考虑信赖保护原则,必要时应给予受损失的相对人一定的补偿。
一行为不再罚
除非法律明确规定或根据基本法理和法律规则合理推定,行政主体应严格遵循一个行为一次处罚的原则,不得对同一行为多次处罚。
一行为不再同种罚
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行政主体不能给予两个以上相同种类的处罚。当一个违法行为触犯多个法律条文时,各个法律条文对应的相关行政主体应根据不同理由分别作出处罚。然而,为了体现相对公平和公正,各行政主体不能对行为人采取相同种类的处罚。
一行为不得两次以上罚款
对于行为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无论触犯几个法律条文、构成几个处罚理由,以及由几个行政主体实施处罚,只能给予一次罚款。如果几个行政主体都有权对涉案违法行为罚款,根据效力优先原则,应以先行罚款的行政主体的处罚为有效。
行政处罚决定书不签字不影响其生效,只要在送达时注明即可。如果对行政处罚有异议,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处罚职能的组织,以及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是指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事项内容。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依法查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所应遵守的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还必须盖有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3.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