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处罚决定书是一种具有严肃性、强制性和拘束力的行政处罚文书,也是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当事人财产的依据之一。它的制作要件在法律法规中有着严格的规定和要求,这些规定和要求对行政处罚决定书的措词、内容、格式和规范化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旨在保证行政处罚决定书的质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我国行政机关种类繁多,各机关根据自身特点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行政处罚法规,但它们制作的行政处罚文书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相关规定。根据该法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分为两种:
一是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仅适用于简易程序处罚,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第三十四条的规定。
二是一般行政处罚决定书,又称普通行政处罚决定书,适用于一般程序的法律案件,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第三十八条、第三十九条的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调查终结后,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对调查结果进行审查,并根据不同情况作出以下决定:
(一)确有应受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二)违法行为轻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处罚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不得给予行政处罚;
(四)违法行为已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于情节复杂或者重大违法行为给予较重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负责人应当集体讨论决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行政机关依照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给予行政处罚时,应当制作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包括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
(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事实和证据;
(三)行政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限;
(五)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
行政执法人员的主要权利与义务,包括职务身份保障权、履行职务权、经济保障权、申诉权等权利以及依法履行职务、服从命令、保守国家秘密等义务。此外,文章还介绍了行政处罚权的设定,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和地方性法规的设定权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对于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为,应当给予行政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关于行政处罚的规定。该法明确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应受处罚的情形,并规定了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时必须明确的事项,包括当事人信息、违法事实、证据、处罚种类和依据等。同时,文章还涉及了行政处罚的履行方式和期
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处罚职能的组织,以及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是指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事项内容。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行
行政处罚的决定程序是指行政机关依法查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法律规范的行为,并给予行政处罚所应遵守的程序。行政处罚决定书还必须盖有作出决定的行政机关的印章。3.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