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程序 > 国家对行政处罚主体的设定形式

国家对行政处罚主体的设定形式

时间:2023-11-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6519

国家对行政处罚主体的设定形式

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某一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

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国家设定行政处罚主体的一种主要形式是通过明确规定某一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授予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罚权。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非行政机关对某项具体事务享有行政处罚权

除了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授权,非行政机关也可以成为行政处罚主体,对某项具体事务享有行政处罚权。例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可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停业整顿、吊销卫生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法律、法规、规章规定某一行政机关可以把处罚权授予另一行政机关

另一种设定行政处罚主体的形式是,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某一行政机关可以将处罚权授予另一行政机关。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警告、5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地区,如果没有公安派出所,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

行政处罚主体的设定形式

行政处罚主体是指具有行政处罚权的机关或单位。国家通过不同形式的设定,确立了行政处罚主体的权力来源和范围。

通过法律、法规、规章规定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处罚权

国家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的明确规定,赋予特定的行政机关行政处罚权。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授予公安机关治安行政处罚权。这种形式是设定行政处罚主体的主要方式之一。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非行政机关享有行政处罚权

除了行政机关,根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非行政机关在特定事务中也可以享有行政处罚权。例如,《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规定卫生防疫机构可以对违规单位或个人给予行政处罚。这种形式下,非行政机关在特定领域拥有行政处罚主体的地位。

行政机关之间的处罚权转移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之间可以进行处罚权的转移。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警告、5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裁决;在农村地区,如果没有公安派出所,可以由公安机关委托乡(镇)人民政府裁决。这种形式下,行政机关可以将处罚权委托给其他行政机关。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