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乡镇人民政府申请,乡镇人民政府编制《灾民救助花名册》,然后上报县民政部门审批。具体如下。
根据《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十一条
乡镇人民政府应编制《灾民救助花名册》,上报县民政部门审批后,视情由县财政、民政部门或乡镇人民政府按《救助人员花名册》下发救灾资金(物资)。《救助人员花名册》应填写灾民家庭户主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人口、家庭类型、家庭住址、“一卡通”账号、救助资金补助标准(数量)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原则,规范和公开灾害救助款物的发放标准和发放程序。采取现金救助的形式,应将救灾资金纳入“一卡通”统一发放。采取实物救助形式的,要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有关规定,及时采购救助物资并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第二十三条 救灾资金必须全额发放到灾民手中,不得用于抵扣税、费和借款。
第七章 资金监管和责任追究
第二十四条 县民政、财政等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要主动接受监察、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任何单位或个人均有权对违反救灾资金管理相关规定的违法违纪行为进行检举或控告,县监察、民政、财政等部门对单位和个人的举报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五条 县民政、财政部门应对自然灾害救助工作和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组织进行检查,对在救灾资金管理、发放、救助对象审核过程中违反上述有关规定情形,要及时的上报县政府审定后予以全县通报批评,并由县民政、财政部门负责扣减或追回相应补助资金。
第二十六条 对挪用、侵占或者贪污救灾资金的,由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其退还所用、所得资金。对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七条 县、乡镇及村组工作人员利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暗箱操作,优亲厚友,造成自然灾害生活救助资金失盗、浪费、冒领等重大损失的,由所在单位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判决罚金未缴纳的处理方法。罚金是经济制裁刑罚手段,缴纳是保证法律尊严和刑罚执行的重要环节。强制缴纳针对有缴纳能力但拒不缴纳者,可查封财产、冻结存款等。在特定情况下,如遭遇自然灾害或重病等,法院可减少或免除罚金。没收财产限于罪犯个人财产,债权人可请求在
飞机延误险的索赔条件和赔偿方式。被保险人可在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导致飞机延误,且延误一定小时数后提出索赔,需准备飞机延误证明、飞机票、登机牌和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选择中国平安的飞机延误险可网上索赔,简化手续。航班延误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当航班延误超过2小
合同中的免责事由,包括法定免责事由和约定免责事由。法定免责事由中,主要是不可抗力,包括自然灾害、社会异常事件和政府行为三大类。而约定免责事由则是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免责条款。但免责条款不能排除当事人的基本义务,也不能排除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责任。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在不可抗力情形下,合同方一般不承担民事责任,除非法律另有规定。不可抗力的情形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和社会异常事件等,认定需同时满足不可预见性、不可避免性、不可克服性和履行期间性四个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