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列报框架的第一个目标是绘制一幅联系紧密的企业活动的财务图画,以清晰地反映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并尽可能地互相补充。
财务报表列报框架的第二个目标是分解对未来现金流量预测的有用信息,以便评价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和不确定性。为此,需要对财务信息中性质相似的项目进行合理的分类。
财务报表列报框架的第三个目标是评价企业的流动性与财务弹性。流动性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而财务弹性信息有助于评价企业适应商机与应对意外需求的能力。
通过按企业经济活动功能对财务信息进行分类,财务状况、综合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信息能够在一张表中横向贯通,实现了报表之间的紧密联系。
调整表是对当期综合收益调整为当期现金流量关系的说明,对期初资产负债通过当期损益调整为期末资产负债的说明,或者是说明当期综合收益对资产负债的影响。
调整表的作用包括:
调整表提供了现金交易和权责发生制两者间区别的直观描述,提供重估、权责发生制和非现金项目的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预测企业未来的现金流量和取得收益的质量。
调整表以一种明晰的方式说明了现金流量表的列示项目和综合收益表之间的关系。
调整表将来自所有分部、分类和分项的现金流量调整到综合收益表的相应分部和分类,而不仅仅是经营类。
调整表要求企业在综合收益表中列示应收款和应付款的分类变化,以便与财务状况表对应。
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调整表模型:
现金流量与综合收益调整表是用来分析收益质量的好坏的基本建议模型。
综合收益矩阵表用来反映各项收入、费用对资产负债的影响及其影响金额。
财务状况调整表用期间的现金流量和不同计量基础的综合收益,将期初资产负债调整到期末资产负债。这张表将财务状况、综合收益和现金流量紧密联系起来,描述了企业经济活动完整的财务图画。
最理想的调整表模型是财务状况调整表,因为它将财务状况、综合收益和现金流量的三个维度综合在一张表中,且巧妙地连接起来,使财务状况、综合收益和现金流量的关系在一张表中横向贯通。通过这张表,报表使用者能够了解企业各项资产、费用用于何种活动,各项负债源于何种活动,各项活动与企业核心目标的关系,各项活动与企业获利能力存在何种关系,以及各项活动与企业现金流量存在何种关系。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及其三个变化。其中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强调审计人员的利益回避、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征求上级意见、金融账户保密、资产封存期限、公布上市公司审计结果提前告知以及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等规定。同时,条例还扩大了审计
在这种情况下,融资租赁中的售后回租业务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融资和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财务报表提供了新的选择。本文结合最高院的《融资租赁合同解释》对融资租赁售后回租模式进行一个简要的法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