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请求权人应持赔偿协议书或凋解书、判决书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支付赔偿金的请求。赔偿义务机关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拖延支付。如赔偿义务机关拒绝支付,请求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赔偿义务机关应根据法律文书规定的金额支付赔偿金。若赔偿义务机关为各级政府,应直接从准备金账户中提出赔偿金交付请求人,或通知银行将赔偿金直接拨至请求权人的账户内。若赔偿义务机关为各级政府所属部门或其他国家机关,除按上述程序支付赔偿金外,还应将请求权人的请求支付书及相关法律文书送交政府备案。
请求权人在领取赔偿金时,应填写收据或其他证明文件。赔偿义务机关应将收据或者其他凭证的副本报送同级财政机关。
我国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主要依据1995年1月25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赔偿费用管理办法》进行。
国家赔偿费用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由各级财政按照财政管理体制分级负担。各级财政机关负责管理国家赔偿费用。当年实际支付超过预算的部分应从本级预算预备费中解决。
赔偿义务机关应先从本单位预算经费和留归本单位使用的资金中支付国家赔偿费用,支付后再向同级财政机关申请核拨。申请核拨国家赔偿费用或返还已上交财政的财产时,应提供相应的文件和文件副本。
财政机关在审核行政赔偿的赔偿义务机关申请时,如发现该赔偿义务机关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国家赔偿,或超出法定范围和标准赔偿,可以提请本级政府责令该赔偿义务机关自行承担部分或全部国家赔偿费用。
各级财政机关应加强对国家赔偿费用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国家赔偿费用的管理和核拨制度。
根据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要求国家赔偿时,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不得向赔偿请求人收取任何费用。无论最终处理结果如何,不得收取案件受理费、勘验费、鉴定费等一切开支和费用。所有费用由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自行负担。对赔偿请求人获得的赔偿金不征税。
若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当事人可以根据双方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重新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关于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实施对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的重要意义。新规定扩充了确认程序的功能,允许个人或团体在没有正式纠正误判的情况下寻求司法救济。同时,新规定加强救济手段的要求,并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标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家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国家赔偿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公民权益、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中暴露出赔偿程序原则性过强、赔偿义务机关约束不够等问题。为此,需要修改国家赔偿法,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国
国家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及其理论基础。国家赔偿责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责任类型,在不同法系中有不同的定位。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存在多种学说,包括代位责任说、自己责任说等。不同学说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家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