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程序 > 应付票据审计方法

应付票据审计方法

时间:2023-09-17 浏览:22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34

应付票据审计方法

一、应付票据内部控制制度的实质性测试

1、核实应付票据的实有数

审计人员应核实被审单位应付票据的实有数,并与总账中的应付票据账簿及应付票据备查簿进行核对,以确定其一致性。此外,还应通过核对各种应付票据凭证和应付票据备查簿,发现不符之处并查明原因。同时,通过发函询证的方式,索取外部证明,与应付票据明细账进行核对,从而确定应付票据的实有数。

2、审查应付票据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审计人员应审查应付票据业务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重点关注以下问题:

1) 审查企业应付票据的原始凭证和合同,检查应付票据是否属于企业正常业务需求。同时,应记录应付票据中存在的抵押或担保契约。此外,还应核对应付票据的计算是否有误,凭证和手续是否齐全,是否存在遗漏和虚列现象。

2) 审查企业是否存在到期未支付的应付票据,检查应付票据业务中是否存在违法乱纪行为,如利用应付票据进行个人私利行为。如果发现此类行为,应揭露并查明责任。

3) 审查应付票据利息支出的正确性和合规性。对于带息票据,审计人员应根据相关规定和凭证,审查利息计算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如果发现利用带息票据进行个人私利行为,应揭露并查明原因。

二、应付票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

在对应付票据进行审计时,审计人员一般以应付票据内部控制制度的符合性测试为基础。测试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票据的经办人、记账人、署名人、付款人等是否由不同的人或部门负责。

2) 所有签发的票据是否得到相应负债人的承认,是否经过授权批准。

3) 是否存在空白票据用纸的领用等级管理制度,是否妥善处理作废或写错的票据。

4) 是否按规定设置了应付票据备查簿,并由专人负责登记,对到期付款后的应付票据逐笔勾销。对于带息和不带息的应付票据,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5) 带息和不带息应付票据的会计记录和处理是否不同,应付总额的计价是否正确。

应付票据审计目标

1) 确定应付票据的发生及偿还记录是否完整。

2) 确定应付票据的年末余额是否正确。

3) 确定应付票据在会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充分。

应付票据审计程序

1) 获取或编制应付票据明细表,列示票据类别及编号、出票日期、面额、到期日、付款人名称、利息率、付息条件,抵押品名称、数量、金额,并与明细账、总账进行核对。

2) 向票据持有人发函确认,确定应付票据的余额是否正确。

3) 复核票据利息是否足额计提,并审查其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 检查逾期未付票据的原因,如涉及抵押的票据,应记录并要求被审计单位进行必要的披露。

5) 检查非记账本位币折算为记账本位币时所采用的汇率,核对折算差额是否按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6) 确认应付票据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充分披露。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面对处罚,拒不执行审计决定的处罚措施

    被审计单位应当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的相关内容。若被审计单位拒不执行需上缴的款项,审计机关可通报有关部门,并采取措施。同时,文章还涉及单位改变会计处理方法和对审计人员滥用职责等问题的处罚措施。

  • 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有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

    审计过程中关于确认、评价与控制或有负债的相关方针、政策和工作程序。审计师需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了解相关事项,获取相关文件和凭证,并与银行、法律顾问和律师进行函证。同时,还需复核税务报告、会议记录和审计工作底稿等,以确定会计报表披露的或有负债是否恰当,

  •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

    内部审计机构的使命和职责。内部审计机构的主要任务是对单位和所属单位的财政、财务及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确保合规并保护资产安全。除此之外,还需要检查和评价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有效性,并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其工作内容包括审查财务计划和预算、经济效益和工

  •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

    内部审计机构的权限,包括要求报送资料、审核检查、参加会议、调查取证、临时制止、采取临时措施、提出建议意见以及反映情况等权限。这些权限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更有效地履行其职责,确保部门或单位的财务和业务管理符合法规要求,提高经济效益。

  •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现状
  • 政府行政监督的法律专业术语解析
  • 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