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赔偿请求人向公安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请求,应当首先向负有赔偿义务的公安机关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依法给予赔偿。如果超过期限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之日起3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赔偿请求人向公安机关提出刑事赔偿请求,应按照受理程序办理。如果经依法确认存在刑事赔偿范围情形,负有赔偿义务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给予赔偿。
在公安机关受理刑事赔偿复议时,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决定。如果对复议决定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之日起30日内或者自复议期间届满之日起30日内,向复议机关所在地的同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申请作出赔偿决定。
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计算起始日为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被依法确认为违法之日起,但被羁押期间不计算在内。
国家赔偿的方式是指国家承担赔偿责任的形式。根据世界各国的国家赔偿法规定,主要有三种方式:金钱赔偿、恢复原状和返还财产。
金钱赔偿是指在计算或估算受害人的损害程度后,以货币支付的形式给予受害人一定额度的金钱赔偿。金钱赔偿适用的前提是无法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
恢复原状是指负有赔偿义务的国家机关根据受害人的愿望和要求,在将受害人的财产或权利恢复到原来状态的条件下进行赔偿。恢复原状的适用范围比民事赔偿中的恢复原状更广泛,包括财产和权利的恢复,例如恢复原居住地的户口、恢复职级等。
返还财产是指赔偿义务机关将因其侵权行为导致受害人失去控制的财产归还给享有所有权和占有权的受害人的赔偿方式。
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法给予赔偿。如果超过期限不予赔偿,或者赔偿请求人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赔偿与国家补偿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是否合法。
广义上的国家赔偿是指以国库收入或国家财产进行的赔偿。狭义的国家赔偿在我国是指通过法定赔偿义务机关对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侵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所给予的赔偿。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国家赔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我国严格区分国家赔偿与国家外偿,国家赔偿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违法的情况下给予的赔偿。
2. 我国国家赔偿不仅包括行政赔偿,还包括刑事赔偿和部分民事、行政审判赔偿。
3. 我国国家赔偿的原因必须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不包括对公共设施造成的损害。
4. 我国国家赔偿不包括公立公益单位的侵权活动引起的损害赔偿。
房屋被非法强拆后如何维权,申请国家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被拆迁人可向有关部门申请国家赔偿,但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人身权和财产权的损害,但不包括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等特定情况。
超期羁押的救济措施。当事人被司法机关超期羁押时,可通过申请解除羁押措施并要求国家赔偿来寻求救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有权要求解除强制措施并依法变更其他措施,同时受害人在特定情形下可获得赔偿。这些措施有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司法公正。
国家拆违行政赔偿标准的相关内容。在赔偿申请方面,需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或在行政复议、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两个月内决定是否赔偿。对于这类案件,建议先确认拆迁行为违法再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违法拆迁应赔偿。
国家赔偿责任的归属问题及其理论基础。国家赔偿责任被视为一种特殊的责任类型,在不同法系中有不同的定位。关于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存在多种学说,包括代位责任说、自己责任说等。不同学说对国家赔偿责任的性质有着不同的解释,因此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国家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