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2)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3)申请的年、月、日。
如果赔偿请求人无法书写申请书,可以委托他人代为书写;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录在笔录中。
如果赔偿请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应当说明与受害人的关系,并提供相应证明。
1、赔偿请求人当面递交申请书的,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出具加盖本行政机关专用印章并注明收讫日期的书面凭证。如果申请材料不齐全,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当场或者在五日内一次性告知赔偿请求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2、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决定时,应当充分听取赔偿请求人的意见,并可以与赔偿请求人就赔偿方式、赔偿项目和赔偿数额进行协商。
3、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决定赔偿,应当制作赔偿决定书,并在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送达赔偿请求人。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决定不予赔偿,应当在自作出决定之日起十日内书面通知赔偿请求人,并说明不予赔偿的理由。
4、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在规定期限内未作出是否赔偿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期限届满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如果赔偿请求人对赔偿的方式、项目、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作出不予赔偿决定,赔偿请求人可以在赔偿义务机关作出赔偿或者不予赔偿决定之日起三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国家赔偿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 赔偿金
造成身体伤害的:
- 医疗费
- 护理费
- 误工费
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 医疗费
- 护理费
- 误工费
- 残疾赔偿金
- 残疾生活辅助器具费
- 康复费
- 抚养费
- 扶养费
- 生活费
造成死亡的:
- 死亡赔偿金
- 丧葬费
- 抚养费
- 扶养费
- 生活费
- 消除影响
- 恢复名誉
- 赔礼道歉
- 精神损害抚慰金
- 直接损失赔偿
- 间接损失赔偿
《关于审理国家赔偿确认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的实施对国家赔偿责任判错制度的重要意义。新规定扩充了确认程序的功能,允许个人或团体在没有正式纠正误判的情况下寻求司法救济。同时,新规定加强救济手段的要求,并明确了违法行为的标准。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国家
国家赔偿案件的审判监督程序。包括申请再审的流程、国家赔偿的定义和责任主体、申诉程序至上一级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的规定、赔偿委员会重新审查和决定赔偿的流程、检察机关的监督以及立案程序和审查立案的决定。赔偿请求人在领取国家赔偿款后,如判决不服,可申请再审。
国家赔偿法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国家赔偿法的制定和实施对保障公民权益、促进国家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施中暴露出赔偿程序原则性过强、赔偿义务机关约束不够等问题。为此,需要修改国家赔偿法,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制定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的国
国家赔偿程序的构成,包括依法确认、先行处理、复议、赔偿诉讼或决定程序等部分。其中,确认程序是当事人获得赔偿的障碍,存在程序不科学、机关逃避责任等问题。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变迁史以及修改修订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