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刑事赔偿程序是解决刑事赔偿纠纷所必须遵循的一系列程序,它是刑事司法侵权受害人实现刑事赔偿请求权的方式、方法和步骤。刑事赔偿程序的价值意义在于不仅是国家刑事赔偿责任的实现过程,更是受害人获得救济的过程。没有程序的规范,实体法规范就无法得以实现。刑事赔偿程序的设立约束了刑事赔偿义务机关的行使职权,同时也为受害人实现合法权益提供了有效保障和制度依靠。因此,刑事赔偿程序的重要性不亚于刑事赔偿归责原则和刑事赔偿范围等实体性问题。
由于各国的政治体制、法律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等的差异,刑事赔偿立法在不同国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我国刑事赔偿程序具有以下特点:
1. 刑事赔偿程序与行政赔偿程序同时规定在《国家赔偿法》中,并且刑事赔偿程序适用行政赔偿程序的部分规定。
2. 刑事赔偿只能单独提出。与国家赔偿法和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赔偿的规定不同,我国规定刑事赔偿只能单独提出,进行司法侵权确认,然后进入先行处理程序。
3. 先行处理程序和复议程序是必经之路。如果法院是赔偿义务机关,则直接进入决定程序。否则,刑事赔偿程序无法继续进行,复议实行一级复议制。
4. 采用国际通行原则,法院终局解决刑事赔偿纠纷。先行处理程序之后,争议仍然存在,受害人进入复议程序(如果法院是赔偿义务机关,则直接进入决定程序)。如果仍有异议,受害人可以请求法院赔偿委员会作出终局决定,此时受害人不再有其他救济途径,缺乏应有的监督制约程序。
一起辽宁大连发生的暴力事件,一男子在商场走廊对女友进行暴力殴打。警方已介入调查并进行劝导教育。该事件涉及到治安管理和刑事责任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当事人可能要承担处罚和赔偿损失的责任。事件引发了社会关注和讨论。
侵权人没有财产如何进行赔偿的问题。即使侵权人承担刑事责任,也不能免除其民事赔偿义务。对于无力偿还的债务人,可以暂时分期偿还或者利用个人现有财产进行清偿。根据法律规定,债务必须清偿,侵权人不能因无财产而免责。
赔偿义务机关主张免赔的举证责任。赔偿义务机关依照法律规定,在主张免除赔偿责任时,需承担举证责任。特别是在刑事赔偿中,对于错误拘留、逮捕、再审改判无罪等情形,赔偿义务机关需按照确定的原则承担举证责任。刑事赔偿义务机关包括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军队保卫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特殊性,其既包含刑事诉讼性质又包含民事诉讼性质,旨在解决经济赔偿问题。在适用法律上,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需遵循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调解应由人民法院主持,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不应参与调解。对于检察院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