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法实施条例与我们息息相关
时间:2024-01-25 浏览:1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事件】国务院第100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日前正式公布,将于2010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增加规定了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跟踪审计资金去向,保障公共利益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重要性
审计法实施条例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能显得与个人生活无关,但实际上它对每个纳税人和公民都具有巨大意义。根据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将对其他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财政资金的来源是每个纳税人每年纳税,因此对于资金的使用问题,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内容
今年公布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主要规定了审计项目的具体范围和审计结果的公开方式。它明确了政府投资的建设项目使用预算内投资资金和专项建设资金的情况,以及政府举债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这样的规定为纳税人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交代,虽然可能并非所有人都关注,但它是政府公共管理透明化的一大步。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保证措施
审计法实施条例还对审计的有效性进行了多方面的保证。例如,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审计如果发现问题,可以要求重新审计。被审计部门在财务收支方面如有异议,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这样的规定保证了纳税人关心的资金去向和使用方式得到了结构化的保障。此外,媒体和政府投资项目的互动也将引起更多纳税人的公民意识,有利于社会监督。
结语
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出台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增加政府管理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每个纳税人都应关注这一条例的实施,了解审计项目的具体情况和结果。通过公开透明的审计过程,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资金的使用情况,推动社会监督的发展。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理报告的办理程序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
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的审计职责,包括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下级政府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审计结果报告包含对审计对象的基本情况和审计范围的说明、审计发现和问题的说明、整改建议及跟踪审计情况。同时,纳税人需按法律规定向税务机关报
-
问答释疑《审计法实施条例》新修订
答: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修订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为了进一步推动审计法的贯彻落实,完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和规范审计工作,有必要对现行的《审计法实施条例》进行修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
-
新审计法条例规定 审计机关封存资产不超过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申请回避,被审计单位也有权申请审计人员回避:。《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机关依照审计法有关规定封存被审计单位有关资料和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应当持县
-
认真贯彻落实审计法实施条例
-
新条例让审计监督更加规范 对决定不服可申请裁决
-
审计条例变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