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目前实行的《审计法》是2006年2月28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0次会议修订通过,并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该法的出台,旨在健全我国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然而,随着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一些规定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进一步推动审计法的贯彻落实,完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和规范审计工作,国务院及时对《审计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修订,弥补了现有法规的不足。
新实施条例相比旧法,更加细化和明确,具有更强的操作性。新实施条例有以下值得期待的亮点:
根据审计法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和下级政府预算的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审计署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并向国务院总理提出审计结果报告。新实施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对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具体组织本级预算执行的情况,本级预算收入征收部门征收预算收入的情况,与本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直接发生预算缴款、拨款关系的部门、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下级人民政府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以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此外,经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审计机关还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根据新条例的规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在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60日内,提请审计机关的本级人民政府裁决。本级人民政府的裁决为最终决定。审计机关应当在审计决定中告知被审计单位提请裁决的途径和期限。裁决期间,审计决定不停止执行。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包括:审计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情形;受理裁决的人民政府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情形;被审计单位申请停止执行,受理裁决的人民政府认为其要求合理,决定停止执行。
	
	   被审计单位违反法规转移财务收支相关资料的处罚问题。被审计单位若违规转移、隐匿、篡改或毁弃财务资料,审计机关将提出处分建议。若构成犯罪,将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文章还涉及了纳税申报违规的处罚及政府投资和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内容。审计机关在对建设项目审计时会
	
	   隰县审计局积极学习贯彻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活动。该局采用集中学习加个人自学的方式,通过互问互答和问卷答题巩固学习效果。学习后,全体成员增强了做好审计监督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局长亲自抓进一步深入推进新条例的实施,并在度审计项目中应用。
	
	   2010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增加了对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规定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的相关内容。新条例扩大了审计监督的范围和权限,明确了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的定义,并加强了审计机关的监督。同时,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罚也更为严厉,包括罚款等。该条例自5月1日起实施。
	
	   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存在的问题,包括报告缺乏通俗性、内容繁多冗长、审计评价过于格式化以及审计内容和问题缺少重要性水平分析等。为提高报告的可读性和利用效果,提出了转变观念、加强对审计数据和事实的分析等对策,以更好地管理和监督领导干部履行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