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条例增加规定了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的范围,同时加强了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审计力度。分析人士认为,此举有助于中国严控工程建设等高发领域的腐败现象。
“增加对财政资金的跟踪审计,有利于更好地确保财政资金合法合理有效使用,同时也能够为反腐工作提供线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教授毛寿龙说。
新条例规定,审计机关对其他取得财政资金的单位和项目接受、运用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情况,依法进行审计监督。而在旧的条例中,审计只对完全由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适用。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专家们认为,新条例扩大了对财政资金的审计范围,正是对此的落实。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表示,新条例向着更具体的方向发展,其中对财政资金运用实行跟踪审计以及明确建设项目审计的具体范围的规定在过去都是没有的,全过程的跟踪更是“大大前进”。
“这对官员会有更大的震慑力,审计也变成了一种更加主动的行为和手段。”汪玉凯说。
中央增强审计机关独立性和权限
除非违法犯罪、失职、身体健康等原因,否则地方政府不能随意更换审计机关负责人
从今年5月1日起,中国审计机关的权限将得以部分增强。
20日晚间,中国政府对外公布了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根据修订后的条例,隶属于各级政府的审计当局,其独立性、财产处罚权都得到了加强。
根据中央政府颁布的这一条例,地方政府更换审计机关负责人的权力,受到了限制。尽管仍然隶属于本级政府,但除非违法犯罪、失职、身体健康等原因,否则地方政府不能随意更换审计机关负责人。
此外,地方各级审计机关正职、副职负责人的任免,也需要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对下级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上级审计机关可以责成其变更或撤销,也可以直接作出审计决定。
但各级政府保留了对审计决定的最终裁决权。地方政府有权决定,停止执行自己所属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
修订后的条例,还赋予了审计当局部分财产处罚权。被审计单位违法所得被没收的同时,还将面临一倍到五倍罚款。被审计单位的主管也需要缴纳部分罚金。
审计机关编制年度经费预算草案的依据,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本级人民政府的决定和要求、审计机关的年度审计工作计划、定员定额标准以及上一年度经费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的变化因素。审计机关在编制经费预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以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适应性。
审计机关在审计报告复核与审理后的办理程序,包括提出审计报告、处理处罚审计决定、建议处分和移送等环节。同时,文章还解答了税务登记变化时的办理程序以及拒绝提供与审计事项有关资料的处罚措施。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罚款、通报
主营业务收入的分析过程。通过比较本期与上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分析产品销售结构和价格变动,并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同时,将实际情况与期望值进行比较,调查差异超过可接受的差异额的情况。此外,还抽查了主营业务成本结转明细清单,检查了主营业务收入确认条件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的六大看点及其三个变化。其中新审计法实施条例强调审计人员的利益回避、地方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征求上级意见、金融账户保密、资产封存期限、公布上市公司审计结果提前告知以及审计组提出审计报告前征求被审计单位意见等规定。同时,条例还扩大了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