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怎么鉴定冤假错案

怎么鉴定冤假错案

时间:2024-11-19 浏览:5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803
过去刑侦手段、刑侦方式不发达,再加上侦查人员存在有贪污腐败的情况,因此有发生不少的冤假错案。这几年国家也加大了对于冤假错案的排查,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就能得到平反。那么,怎么鉴定冤假错案?听听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的具体意见。

冤假错案的鉴定方法

冤假错案的鉴定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以下是几个常见的鉴定方法:

1. 卷宗的整齐程度

冤假错案的案卷往往表现为粗制滥造,或者过于整洁美观。这可能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只追求破案率和批捕率,而不注重案卷的质量。

2. 客观性证据的缺乏

冤假错案在侦查阶段往往缺乏物证等客观性证据,过于依赖人证来证明犯罪。

3. 强制措施的异常使用

冤假错案的程序通常繁杂,被告人的强制措施可能会多次延长,或者被超期羁押。

4. 仓促移送或紧急移送

冤假错案往往因受到某种压力而仓促移送,或者在案件到期截止日前突然移送。有些甚至在最后一天下班前移送。

5. 辩护权的制约

冤假错案往往漠视辩护权,辩护律师提出的合理意见可能被忽视或故意刁难。

从以上几个方面来看,可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冤假错案。

疑似冤假错案的受案处置方略

在实践中,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处理疑似冤假错案:

1. 重点案件移送前报备制度

对于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等案件,可以与公安机关协商,在移送前进行报备,以确保案件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2. 积极与辩护律师沟通

与辩护律师保持积极的沟通,及时了解冤假错案的线索信息。

3. 重点审查诉讼过程

受案人应重点审查诉讼过程,以便及时发现冤假错案的苗头,并发出预警。

4. 坚决守住关口

受案人员应坚决守住关口,对于识别出的疑似冤假错案,敢于发表意见。对于不应受理的案件,坚决不予受理,以起到堵截和防范冤假错案的作用。

国家赔偿法对于既往冤假错案的赔偿

根据《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国家赔偿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并不具有溯及力。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的冤假错案,依照以前的规定处理。发生在1995年1月1日以后并经依法确认的冤假错案,适用《国家赔偿法》予以赔偿。发生在1994年12月31日以前,但持续至1995年1月1日以后并经依法确认的部分,属于1995年1月1日以后应予赔偿的部分,适用《国家赔偿法》予以赔偿;属于1994年12月31日以前应予赔偿的部分,依照当时的规定予以赔偿;当时没有规定的,参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予以赔偿。

司法界普遍以最高人民法院的批复为依据,对于1995年1月1日《国家赔偿法》施行以前的冤假错案,不予赔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得到国家赔偿,而行政诉讼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两者的区别还包括法律依据、审查对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强调赔偿请求人和义务机关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

  •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起诉书

    刑事诉讼程序中的起诉书相关内容。起诉书需向人民法庭移送,内容包括被告人基本情况、被害人信息、案由和案件来源等。起诉书需一式多份,被告人的基本信息要清晰,包括身份、职务等。涉及证人、鉴定人等的名单和证据目录也需移送。对于涉及被害人隐私的,需单独移送被害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行政复议后的行政赔偿程序
  • 轻微伤证据不足的处理方式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