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国家赔偿法 > 行政赔偿 > 行政案件进行协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哪些

行政案件进行协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有哪些

时间:2024-04-19 浏览:2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7889
【行政诉讼】对行政案件进行协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行政诉讼中的协调制度

一、行政合同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的调解

根据《行政诉讼法》,行政合同诉讼和行政赔偿诉讼案件允许对当事人的纠纷进行调解。这一规定明确了调解在行政诉讼中的合法地位。

二、行政机关的裁量权和协调制度

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裁量权时,如果适当减轻处罚或作出让步,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或违背法律。这意味着行政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可以采取协调的方式,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

三、协调作为解决行政纠纷的有效手段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解决纠纷,并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协调作为一种解决纠纷的有效手段,在行政诉讼中具有重要意义。

行政判决的局限性

1. 单纯行政判决难以平息纠纷

由于单纯的行政判决难以彻底平息当事人的纠纷,导致行政诉讼的上诉和上访率较高。无论是撤销判决还是维持判决,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后果。

2. 撤销判决和维持判决的问题

撤销行政机关具体行政行为的判决可能引发有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不服甚至上访申诉。为了行政管理的需要,行政机关可以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而相对人对重新作出的行政行为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这增加了诉讼成本,浪费了司法资源。维持判决的情况下,原告上诉的比率非常高,无法达到彻底解决纠纷的目的。

协调制度的必要性

1. 自由裁量权的运用

行政诉讼中适当运用协调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定纷止争和案结事了,满足审判实践的需要。

2. 监督行政行为的需要

行政诉讼协调制度的运用符合我国社会现实的需要,有助于监督行政行为。

3. 高效率和低成本的追求

建立行政诉讼协调制度是为了追求公正与效率,符合法院以"公正与效率"为主题的要求。这样的制度能够提高行政行为的效率,降低成本。通过运用行政诉讼协调制度,可以更好地解决行政纠纷,促进和谐稳定发展。这一制度的建立和创设是现实所必需的。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司法公正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得到国家赔偿,而行政诉讼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两者的区别还包括法律依据、审查对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强调赔偿请求人和义务机关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

  • 赡养中法定代理人能作为被告吗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 劳动法:工伤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应对策略

    行政赔偿诉讼是一种包含对行政赔偿的审查内容的行政诉讼。根据诉讼提起方式和审查内容的差别,可以将行政赔偿诉讼分为一并提起和单独提起两种类型。一并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是指在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同时,一并提出赔偿请求。而单独提起的行政赔偿诉讼是指

  • 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 拆迁索赔纠纷找谁调解
  • 拆迁安置纠纷如何调解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