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受害人遭受财政行政损失后,可以向财政局法规科递交财政行政赔偿申请书。申请书必须详细说明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职业、住址。此外,申请书还需要明确受害人要求的财政行政赔偿金额、赔偿的理由和事实依据,以及赔偿义务机关。申请书应当标明提出申请的具体年、月、日。
一旦财政局法规科收到赔偿申请书,经过审查认为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及时通知申请人,并在2个月内作出处理决定。如果处理结果不令申请人满意,申请人有权在2个月期间届满后的3个月内提起财政行政赔偿诉讼。
财政行政赔偿诉讼是一种特殊的诉讼形式,它是指法院根据赔偿请求人的诉讼请求,根据财政相关法律对赔偿争议进行裁判的活动。
财政部门在支付赔偿费用或履行赔偿义务后,根据法律规定,有权要求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受委托的组织或个人承担全部或部分赔偿费用的制度。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关于完善人民检察院司法责任制的若干意见》。该意见旨在推动司法体制改革,保障司法公正。检察人员在办案过程中需承担司法责任,对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对于被告人无罪等情形将启动问责程序。同时推行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检察官必须亲自办案,并实行
行政赔偿诉讼与行政诉讼的区别。行政赔偿诉讼要求确认行政行为违法并得到国家赔偿,而行政诉讼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或撤销。两者的区别还包括法律依据、审查对象、监督对象等方面的不同。行政赔偿诉讼可进行调解,强调赔偿请求人和义务机关提供证据;行政诉讼不适用调
法定代理人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及其相关问题。法定代理人通常适用于精神病人、未成年人等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原告和第三人,但不适用于被告行政机关。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基于法律规定的监护关系,与当事人意愿无关。法定代理人在诉讼中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进行诉讼活
行政复议后的行政赔偿程序,包括赔偿义务机关的职责、赔偿请求人的权利、申请赔偿的要求、赔偿义务机关的赔偿期限和责任追究。赔偿请求人可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申请,也可以同时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提出。赔偿义务机关应在收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依法给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