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该行政机关就承担赔偿义务。
当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这些共同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就共同承担赔偿义务。
被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被授予的行政权力时,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这个被授权的组织就承担赔偿义务。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如果侵犯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并造成了损害,那么这个委托的行政机关就承担赔偿义务。
如果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那么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就成为新的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继续行使职权的行政机关,那么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就成为新的赔偿义务机关。
经复议机关复议后,最初造成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仍然承担赔偿义务。但是,如果复议机关的复议决定加重了损害,那么复议机关就需要对加重部分履行赔偿义务。
我国行政赔偿的诉讼程序及相关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对于不属于行政复议前置情形的,可以直接提起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前置的类型包括自然资源所有权确认案件、治安管理处罚案件、纳税争议案件、工伤保险案件和价格违法的处罚等。对审计机关的审计决定不服的,需先向上一级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完善人民法院司法责任制的意见。明确规定了法官在审理案件中的七种错误行为将受到终身追究,包括涂改、隐匿、伪造证据等。意见强调以严格的审判责任制为核心,完善审判权力运行机制,确保人民法院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对法官的违法审判责任和违纪违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包括国家立法性和政策性文件的规定以及行政法学理论的阐述。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关于行政法诉讼的相关规定,包括复议和起诉的程序、条件和法律规定等。这些来源和相关法律知识的阐述对于公民了解和参与行政诉讼
行政复议第三人的构成要件及其诉讼权利。行政复议第三人指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为维护权益参加复议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其构成要件包括与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参与复议的时机,以及经复议机关批准。关于其诉讼权利,现行法律对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中的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