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赔偿是指行政主体违法实施行政行为,侵犯相对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时由国家承担的一种赔偿责任。要申请行政赔偿,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首先,必须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请求。只有在赔偿义务机关确定的赔偿数额有异议或者赔偿义务机关逾期不予赔偿的情况下,才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2) 在满足国家赔偿法第三条(三)(四)(五)和第四条第(四)项的条件时,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3) 如果具体行政行为已经被法院确定违法并判决生效,当事人可以另外提出行政赔偿问题。此时,如果赔偿义务机关应当赔偿而不予赔偿,或者逾期不予赔偿,或者对赔偿数额有异议,赔偿请求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1) 在申请复议时一并提出:当行政复议机关决定撤销、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或者确认具体行政行为违法时,应当同时决定被申请人依法给予赔偿。
(2) 在提起诉讼时一并提出:法院会分别立案,可以合并审理也可以单独审理。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行政行为,即行政主体行使行政权、执行公务的行为,才能构成行政赔偿。非行政行为,如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行政机关的民事行为及行政人员的个人行为等,均不能构成行政赔偿。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人民法院错误执行判决后,被执行人是否可以获得民事司法赔偿的问题。依据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被执行人因法院错误执行造成利益损失时,可申请司法赔偿。赔偿的情形包括执行未生效法律文书、超出生效范围执行、拖延执行导致财产流失等。
人民法院不予立案的六种情形,包括违法起诉、涉及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危害国家安全、破坏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破坏国家宗教政策以及不属于人民法院主管的事项。同时,也列举了法院应当立案的五种情形,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执行案件以及赔偿申请。
交通事故中责任方无赔偿能力的解决办法。首先提出当事人应主动与对方协商寻求解决方案;其次如协商无果,受害者可以向法院起诉并保全财产,法院可采取多种执行措施强制执行;再谈暂时中止执行的情况;接着阐述了交通事故赔偿费涵盖的项目。最后,介绍了申请交通事故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