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以为,要使行政追偿最大化地兼顾效率和公正,使其具有可行性,必须对“先赔偿后追偿”之立法重新作如下解释:“先赔偿后追偿”之立法目的仅在于确保行政侵权行为的受害人的损失得到及时的赔偿,禁止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在受害人提出行政赔偿请求时以“有故意或重大过失的公务员应当负责”为由抗辩行政赔偿请求人,必须先行赔付。在行政赔偿数额没有最终确定以前,行政赔偿义务机关不得先行决定被追偿者应当承担的数额。在行政赔偿义务机关支付行政赔偿费用以前,不得以强制方式实现行政追偿或命令被追偿人向行政赔偿请求人先行支付由其承担的赔偿费用。现行立法不应当被解释为,只有等到行政赔偿程序终结后才能启动行政追偿程序。因为:法律解释必须坚持公正和可行的原则。所谓公正就是不让天平歪向任何一边,在相互冲突的权利和利益之间进行客观准确的权衡。
所谓可行就是在公正的前提下,有益于法之目的的实现。而就通说对“先赔偿后追偿”所作的严格解释论,除非对行政追偿不设置任何确保公正所必需的正当程序,完全由行政追偿机关自己做自己案件的法官,且其决定是终局的。否则,行政追偿制度将在事实上被废弃,法国的现实就是例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正当程序之保障,行政追偿制度将可能导致极大的不公正,对行政有机体的损害是难以估量的。相反,如果对“先赔偿后追偿”作如前所述的扩张解释,那么,我们就可以预设行政赔偿和行政追偿程序同时启动,一并运行的公正高效的法律程序,从而避免行政赔偿和行政追偿分阶段重复审理(因为行政赔偿和行政追偿虽有所不同,但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关于完善伤残鉴定制度的建议。建议立法机关制定《司法鉴定法》,统一司法鉴定程序,遏制混乱现象。同时,制定全国统一的伤残鉴定标准,并确定一人多处伤残的伤残等级。建立错鉴责任追究制度和错误鉴定补救制度,加强对鉴定机构的行业自律管理,以确保司法公正和提高鉴定
行政处罚法定依据的审查工作。审查内容包括制定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等的主体、内容和程序合法性。审查时,需确定合法的参照物,对照行政机关的法律依据,确保合法性。案例分析涉及产品质量行政处罚案件,需注意审查法律依据的立法过程,避免部门利益影响法律制定,导致
仲裁委员会的相关管辖问题,包括其独立法人地位、与行政机关和其他仲裁委员会的关系、中国仲裁协会的监督职责等。仲裁委员会应具备名称、住所、章程和必要的财产等基本条件。其组成人员包括主任、副主任和委员,法律和经济贸易专家比例要求严格。仲裁委员会需依法聘任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