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机关被撤销,可能是因为机构改革,职能转变或职能消失。不论什么原因,只要其在被撤销前实施了侵害公民、法人权益并造成损害的行为,被撤销后,应当首先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行政机关被撤销后,职能一同消失,则赔偿义务机关就不可能是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了,而应当由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承担赔偿责任。
因行政机关被撤销的时间不同,可能发生两种情形:
(1)受害人提出赔偿请求,赔偿义务机关尚未作出最终裁决时,该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更换赔偿义务机关的问题,即在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加入赔偿程序,充当赔偿义务机关。
(2)受害人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后,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更换赔偿诉讼的被告问题。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后,由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那么由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实施侵权行为的行政机关并入其他机关,则受害人应以并入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如果机关变更、改组后名称发生变化,应以启用新名称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总之,不能因实施侵害行为的行政机关被撤销,而使受害人无法取得赔偿;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或撤销该赔偿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不得以自己未实施侵害行为为由推卸责任。
行政诉讼法案件的有效期限以及行政赔偿诉讼的条件。对于不服行政机关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需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时亦如此。直接起诉的,应在知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赔偿诉讼需满足多个条件,包括原告是
网售产品未标注厂商信息是否侵犯消费者知情权的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法律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经营者若未告知消费者商品或服务的真实情况,构成欺诈行为,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同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可能违反行政管理法规,需承担行政责任。对于严
公司解散后的法律后果及相关责任,包括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在民事责任方面,清算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和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以及股东或发起人的责任都有涉及。清算组若妨碍清算,需承担侵权赔偿责任。行政责任方面,清算组在承担民事责
公司决议的有效性问题。依据《公司法》相关规定,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决议无效;新公司法更强调决议程序的严谨性,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的决议可撤销。董事应对董事会决议负责,违反规定造成公司损失的需承担赔偿责任,但表决时曾表明异议的董事可免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