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财税法 > 审计法 > 审计法法规 >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体现四个变化

新审计法实施条例体现四个变化

时间:2020-05-25 浏览:2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12806
“政府投资超过50%,或者没有超过50%,但政府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项目也要接受国家审计;地方各级审计机关负责人的任免,应当事先征求上一级审计机关的意见;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有经济利益关系应回避;审计部门可以不事先通知就进行审计……”审计署有关负责人和有关专家今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对审计部门的“责权利”给出了新的框架。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修订后的《审计法》已于2006年6月1日起施行,与过去执行了11年的旧法相比,修订后的《审计法》在规范审计行为,加强审计手段等方面都有了明显变化,所以与《审计法》配套的、更加细化《审计法》的《审计法实施条例》也要随之变脸。日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了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

审计范围有四方面变化

哪些资金该国家审计部门审计,是《审计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最核心的内容,审计署有关负责人今天说,在审计范围方面,修改后的《条例》有4个方面的变化。

首先,增加了对财政资金要跟踪审计的内容。以往审计部门对财政资金的审计都是事后审计,也就是钱花完了才进行审计,这样,往往是“事后诸葛亮”。

最近两三年,审计部门已经开始尝试对财政资金进行跟踪审计,希望在资金使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堵住漏洞。成功的案例包括对汶川地震救灾资金、恢复重建资金的跟踪审计,以及京沪高铁资金的跟踪审计。2009年,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专门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审计就跟进到哪里”。

其次,不仅政府全资的项目要进行审计,政府投资超过50%,或者没有超过50%,但政府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项目也要审计。制定1994年版本的《审计法》及其《条例》时,大部分国有企业,或者一些政府投资的项目都是纯粹的国资。但近年来,很多企业成分都很复杂,政府参与投资的项目也不完全是国资,但为了国有资金的安全,修改后的《条例》明确规定,政府投资超过50%,或者没有超过50%,但政府拥有实际控制权的项目也要审计。

第三是增加了专项审计的内容。据介绍,专项审计是指除了传统的预算审计外,审计部门对一些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近年来,审计署对专项审计的尝试包括,对全国病险水库出险加固资金的审计,对农村义务教育资金的审计,对三河三湖污染治理资金的审计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审计监督范围进一步明确

    新条例下审计监督范围的进一步明确。审计机关将对财政资金的运用进行跟踪审计,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范围明确,专项审计调查范围增加。同时,审计结果的公布更加开放,并明确不事先通知的直接审计情形。为规范审计机关行为,保障审计决定的准确和公正,新条例还加强对审

  • 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的要求

    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所需的要求。审计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并在办理审计事项时回避利害关系,同时负有保密义务。审计机关在封存被审计单位资料时需遵循程序,并由专门领导负责组织和指导审计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单行本出版

    为了进一步推动2006年修订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贯彻落实,完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和规范审计工作,国务院对审计法实施条例进行修订。新修订的审计法实施条例共七章五十八条,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有关规定予以细化。为了便于读者全面了解本条例

  • 新条例让审计监督更加规范 对决定不服可申请裁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审计法的贯彻落实,完善我国审计监督制度,加强和规范审计工作,国务院及时对《审计法实施条例》进行了修订,弥补了现有法规的不足。第据新条例的规定,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监督作出的审计决定不服的,可以自审计决定送达之日起60日内,提请审计

  • 制度优化比审计风暴更值得期待
  • 审计条例变脸
  • 基层审计机关存在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
审计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