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
《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国家税务总局令第8号)
二、纳税人应提供《口头申请复议登记表》,1份;纳税人书面申请,2份
三、纳税人应提供资料
1.代理人参加复议活动,必须向税务行政复议机关递交由申请人签名或盖章的授权委托书
2.税务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文书
四、纳税人办理业务的时限要求
1.申请人可以在知道税务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因不可抗力或者被申请人设置障碍等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2.申请人申请复议前,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税额、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担保的,在实际缴清税款和滞纳金后或者所提供的担保得到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确认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五、税务机关承诺时限
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5日内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对不符合本规则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决定不予受理,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情况复杂,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做出行政复议决定的,经复议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并告知申请人和被申请人;但延长期限最多不超过30日。
六、流程与要求
(一)受理环节
1.是否属于行政复议的受案范围;
2.是否超过法定的申请期限;
3.是否有明确的被申请人和行政复议对象;
4.是否已向其他法定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且被受理;
5.是否已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是否已经受理;
6.申请人就纳税发生争议,是否按规定缴清税款、滞纳金,或提供担保;
7.申请人是否具备申请资格。
符合税务行政复议受理条件决定受理的或者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未按前款规定期限审查并做出不予受理决定的,视为受理的,应将《口头申请复议登记表》或纳税人书面申请等资料转下一个环节。
(二)审查环节
接收上一环节的资料进行审查,主要审查以下内容:
复议机关法制部门对上一环节转来的申请资料进行审查。审查部门对被申请人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适当性进行全面审查,向被申请人发送《提出答复通知书》,询问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等;对重大案件须进行集体讨论,审查完毕后提出审查意见。
复议审理部门审理完毕,拟定行政复议决定书报行政复议机关负责人审批。
(三)决定
行政诉讼的时效规定。包括复议申请、直接起诉、特殊情况延长期限、行政机关履行职责、未告知诉权或起诉期限、不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和超过起诉期限的原因等方面的规定。旨在明确行政诉讼的时效要求和相关规定,以保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对象及程序要求。对象包括未按规定缴纳税款的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未按规定期限缴纳所担保税款的纳税担保人,以及对税务机关处罚决定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或不履行义务的当事人。程序上,税务机关需在责令期满后发出催缴税款通知书,若纳
行政拘留申请书的撰写和相关法律意义与特点。申请人XXX因违反行政法律规范被决定行政拘留十日,现提出行政复议申请并请求暂缓执行。行政拘留是最严厉的行政处罚之一,通常适用于严重违反治安管理的情况。其特点是只有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有拘留裁决权,期限限制在1日以
劳动者维权的期限规定。包括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以及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限。这些规定确保了劳动者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在一定期限内采取相应